廣西新聞網(wǎng)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貴陽南明警方破獲一販毒案 毒販利用投遞柜作掩護 |
2018年01月09日 15:50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作者:張偉 編輯:韋仲達 |
圖為警方查獲的毒販社交平臺信息。 警方供圖 中新網(wǎng)貴陽1月9日電 (記者 張偉)記者9日從貴陽南明警方獲悉,警方日前破獲一起販毒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投遞柜作掩護進行毒品販賣。貴陽市南明公安分局后巢派出所日前將涉案嫌疑人當場抓獲,將這一城市毒瘤徹底鏟除。 2017年11月底,后巢派出所成功破獲了一起容留他人吸食毒品案,抓獲包括張某在內(nèi)的數(shù)名嫌疑人。 在審訊中,民警得知張某的毒品是從一微信名稱為“寶兒”的嫌疑人手中購得,以投遞柜作為交易的掩護。民警得知,“寶兒”在毒友圈內(nèi)擁有極高威望,向她購買毒品的人較多。 圖為警方查獲的毒販社交平臺信息。警方供圖 為徹底摧毀這條販毒通道,鏟除毒瘤,警方立即抽調(diào)精干力量進行集中偵查。 經(jīng)過偵查,民警發(fā)現(xiàn)“寶兒”都是于每日凌晨來到位于北京路以商廈內(nèi),在投遞柜前將毒品逐克投放。由購買毒品的嫌疑人自行取出,“寶兒”通過微信快捷支付通道獲取毒資,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從來沒有買家見到過她。 正當民警為此一籌莫展時,細心的偵查員發(fā)現(xiàn)在投遞柜前安裝有三個監(jiān)控攝像頭,經(jīng)過對視頻資料的調(diào)取和分析,綜合時間段及投放頻率等特征,民警終識得“寶兒”的真面目。由于負責對“寶兒”個人情況進行調(diào)查的民警暫無進展,為了遏制由此帶來的社會危害,民警決定以守株待兔的方式實施抓捕。 凌晨,一輛寶馬車進入蹲守民警的視野,通過之前對監(jiān)控視頻的查看,民警確定這就是“寶兒”的座駕。待車停穩(wěn)后,一名年輕女孩從駕駛座上下來,徑直來到投遞柜前!熬褪撬,行動!闭谄溥M行投遞時,民警當場成功實施抓捕,經(jīng)證實,該女子正是民警兩天來為之持續(xù)蹲守的“寶兒”。 “寶兒”姓何,貴州銅仁人。何某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讓民警惋惜的是何某僅有25歲,然而她已經(jīng)販賣毒品近7年,且有5次犯罪前科。是什么讓這個尚在花季的女孩踏上不歸路的呢? 何某初從銅仁老家來到貴陽時,尚不足20歲。她和許多初來城市的女孩子一樣,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得以立足,讓尚在農(nóng)村的父母過上富足的生活。 何某最初是幫助一個販毒團伙管理財務(wù),并未涉足具體交易。在一次接觸中,她和一名男子發(fā)生了性關(guān)系,這件事讓這個單純的農(nóng)村女孩陷入絕望,繼而扭曲了她的是非觀。何某不再滿足于管理財務(wù)所得的微薄工資,看到由販毒交易帶來的大批資金往來,她動心了。 不久,何某獨自做起了販賣毒品的勾當。起初,她都是采用當面交易的方式,由此帶來的風險度,讓她決定另辟蹊徑。一次無意中對投遞柜的使用,讓她認為這或許是一條安全的販毒通道。謹慎的她并沒有輕易嘗試,而是慫恿其他賣家試用,見此方法暫未引起警方的察覺,她決定以此作為今后交易的方式。鑒于北京路該商廈四通發(fā)達,方便遭遇警方抓捕時逃跑,且該地理環(huán)境便于四處觀察及買家取貨,何某選定此為交易地點。僅12月,何某已經(jīng)通過每1克毒品為一個包裹的方式售出50克毒品,金額達2萬余元。 直到被南明警方抓獲前,何某還沉迷在毒品交易給她帶來的包括高檔居住環(huán)境、寶馬車座駕、奢侈品消費等紙醉金迷生活中。七年來,父母知道她從事毒品交易后的心痛,未能將她拉回。相反,之后對毒癮的沾染,以及對賭博的不可自拔,讓何某越陷越深。 直到被警方抓獲時,何某仍一臉迷茫的說到;“除了這個我還能做什么呢?”讓人為這個25歲的女孩痛心。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完)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