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桂軍”一直在努力
——記廣西作家協(xié)會主席東西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林雪娜
今年春天,廣西作家東西長篇小說《后悔錄》(英文版)作為“當代中國文學書系”之一,由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出版社出版。這部2005年發(fā)表的長篇小說,曾讓東西摘獲第四屆華語傳媒盛典“2005年度小說家”獎,并被翻譯成越南文、韓文等多種文字。
20世紀90年代,東西憑借中篇小說《沒有語言的生活》獲首屆魯迅文學獎;之后,鬼子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廣西作家被稱為“邊緣的崛起”。繼而“廣西三劍客”亮相,“文學桂軍”引起中國文壇注意。
“1997年,廣西率先在全國推行作家簽約制度,一個有利于作家創(chuàng)作成長的良好氛圍逐漸形成!睎|西表示,近年來,廣西文學創(chuàng)作隊伍形成“梯隊”,整體實力增強,創(chuàng)作成果豐碩,文學新人輩出。廣西文學的“劍客”們善于“磨劍”,有耐力有耐心。
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東西的創(chuàng)作再合適不過:1997年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耳光響亮》入圍第五屆茅盾文學獎,2005年的長篇小說《后悔錄》贏得多個獎項,2017年的長篇小說《篡改的命》獲得第六屆花城文學獎·杰出作家獎。在東西看來,長篇小說精品一直是多省文壇難以突破的瓶頸,也是廣西文壇努力攻克的難關(guān)!皩戦L篇就像種樹,它需要‘養(yǎng)護’,需要夠多的肥料、陽光、雨露以及風霜的滋潤和打磨”。
作為“文學桂軍”領(lǐng)軍人物,東西在打磨長篇小說精品之余,中短篇小說也是頻獲大獎,部分作品還被改編為影視劇。根據(jù)《沒有語言的生活》改編的電影,獲第十五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藝術(shù)貢獻獎、電視劇獲中宣部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shè)“五個一工程”獎。如今,他的小說作品已被翻譯為英文、法文、韓文、越南文、俄文、德文、日文、希臘文和泰文等多種文字。
東西說:“文學要繁榮,離不開有才華和勤奮的作家,離不開精品力作和推廣!2017年,東西率領(lǐng)“八桂學者文學創(chuàng)作崗”成員赴越南進行小說推廣。廣西作家作品成功“試水”越南市場,收獲當?shù)刈x者好評。東西認為,“文學桂軍”的作品有特色有精神,有思考有溫度,如果想要獲得更廣泛的讀者,真正走向海外,那還需要有更廣的視野,更高的自我要求。
創(chuàng)作之余,東西和凡一平、黃佩華等作家一直注重對文學新生力量的培養(yǎng),他們指導(dǎo)舉辦了共14屆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現(xiàn)場作文大賽,參賽大學生達10萬人(次)。他們推薦在校學生作品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fā)表。東西本人帶的研究生已有作品發(fā)表于《人民文學》等刊物上。他與廣西新華書店集團共同發(fā)起“廣西人讀廣西書”活動,即讀廣西出版的書、寫廣西的書、廣西作家的書,努力推進廣西文學繁榮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