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明現(xiàn)場演講推介崇左
廣西崇左籍、出生于臺灣的著名藝人趙傳助陣崇左競演
現(xiàn)場天琴表演。
6月28日,《魅力中國城》第二季廣西崇左與重慶大足競演正式錄制,兩個城市戰(zhàn)隊分別就城市初見、城市味道、城市名片三大環(huán)節(jié)進行競演。友誼關、銅鼓、天琴、花山巖畫、德天瀑布等經(jīng)典崇左元素在央視輪番亮相,向全國觀眾展示崇左獨特魅力。
初見崇左:千年歷史底蘊滋養(yǎng)的魅力邊城
錄影棚大幕拉開,健碩的男子漢們肩扛銅鼓猛烈敲擊,雄壯厚重友誼關震撼亮相。“崇左”兩個大字在央視舞臺中心屏幕上赫然挺立,身穿民族特色服裝的崇左市主政者劉有明邁著自信的步伐,走到舞臺中心站定。
“年輕的崇左是一個邊關之城、壯族之城、生態(tài)之城、甜蜜之城……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崇左”。建市只有15年,在崇左工作了8年的劉有明對崇左的點滴爛熟于心,充滿感情的開場和真摯動情的演講,使得棚內(nèi)外觀眾拍手稱贊。
“感情真摯,濃而不膩,就像崇左的蔗糖,就像熱情好客的壯鄉(xiāng)人!备傃菰u委中,有成員高度評價劉有明推介崇左的演講。
“友誼關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中唯一還具有通關功能的關卡,也是我國西南地區(qū)通往東盟的重要經(jīng)濟通道。過去它主要是發(fā)揮抗擊外敵的作用。那么現(xiàn)在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競演評委有成員更關注當下的崇左。
劉有明介紹,以“南疆第一關”友誼關為坐標點定位,崇左還是一個邊貿(mào)之城,也是中國通往東盟國家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每年都有270多萬噸各類商品經(jīng)友誼關出口到越南或轉口東南亞國家,每年經(jīng)友誼關出入境的游客180萬人次,F(xiàn)在的友誼關是名符其實的“富民關”“惠民關”“幸福關”。
過去的鎮(zhèn)南關,今天的友誼關,勾連古今,面向東盟,見證了中國從弱到強,從封閉到開放的每一個重要歷史時刻,F(xiàn)在的友誼關,已是開放之關、甜蜜之關、幸福之關。此刻,它見證著崇左和競演城市大足的每一個重要時刻,象征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共同和諧共進、幸福共享。
話音未落,競演場上、舞臺后同時響起了陣陣掌聲。
千古雄關如今熱鬧非凡,來自東盟各國的友好使者經(jīng)過友誼關進入崇左,成為崇左與東盟的連接紐帶。
“我們來自于東盟,我們希望中國越來越好,崇左越來越美,東盟十國越來越富足,幸福崇左,甜蜜邊關加油”。這次崇左參加《魅力中國城》,來自泰國、越南、老撾和柬埔寨的留學生一起參與競演錄制,為崇左加油。
壯鄉(xiāng)酸甜:才下嘴邊 又上心間
“酸粥是因本地氣候孕育而生的。而且和鴨子、魚等肉食一起調(diào)制,兩者居然不串味,還能吃出各自的味來!毕啾戎貞c大足的辣味,競演評委似乎更喜歡崇左酸粥慢慢展開的酸爽感覺。
“你能從酸粥中品到媽媽愛的味道!备傃菰u委的點評讓酸粥得到了升華。
酸粥宴散發(fā)出的酸香味,讓主持人和嘉賓忍不住流口水。崇左人離不開酸,擅于用最簡單的食材制作出最美味的酸。酸粥就是崇左酸味美食的典型代表。
“如果大家去崇左,一定要嘗一嘗這道廣西桂菜名宴——壯鄉(xiāng)酸粥宴!敝嚰钨e向現(xiàn)場觀眾力薦崇左民間美食酸粥宴。
酸粥是美食,更是文化,由酸粥老娘,也是酸粥的傳承人郭志勤研發(fā),已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除了“酸”,崇左還有濃而不膩的“甜”。
“這種是燕窩果?我第一次見!
“哇,好香的榴蓮!”
“這是什么果?拿在手上,就聞到了果香”
錄制當晚,最具崇左美食特色的酸粥宴和水果宴一“亮相”,酸與香就強烈刺激著在場評委、嘉賓和觀眾們的味蕾和嗅覺。
“崇左獨具有毗鄰東盟優(yōu)勢,去年崇左進口的熱帶水果占全國的一半,全國各地人民吃到的榴蓮、山竹、蓮霧等熱帶水果,每2個就有1個是通過崇左進口的。”劉有明驕傲地告訴大家。
被譽為“中國糖都”的崇左,一年的產(chǎn)糖量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全國人民每吃的5勺糖中就有1勺是崇左人民貢獻的!疤恰笔钩缱蟪蔀樘鹈鄣某鞘校尦缱笕嗣襁^著甜蜜幸福的生活。
酸味開胃、甜味中和。在傳統(tǒng)蔗糖產(chǎn)業(yè)二次創(chuàng)業(yè)中,崇左人把酸和甜結合起來,發(fā)明了甘蔗醋。
主政者的演講,即是推介,更是自信和驕傲的展示,并把這種自信和驕傲傳遞給了在場的每一位嘉賓和觀眾。
花山巖畫+德天瀑布:千年文化成就崇左名片
著清一色褚紅色服裝和紅色彩繪、大氣磅礴的背景配樂、威亞蛙人造型……以花山巖畫圖案為原型精心編排的舞蹈,一上場就引爆了現(xiàn)場氛圍。
“感動和震撼,我選擇震撼!”鮮明的壯族民族元素讓評委感到震撼!
“唱山歌咧……”廣西崇左籍、出生于臺灣的著名藝人趙傳千里迢迢趕來助陣,他為自己是花山兒女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的父親出生于廣西崇左市天等縣龍茗鎮(zhèn),是地地道道的崇左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每年壯族‘三月三’我都回家鄉(xiāng)參加祭祖活動。祭祀是2000多年前壯族先民創(chuàng)造花山巖畫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山水崇左,甜蜜邊關。山,即是花山以及花山崖壁上獨特的褚紅色巖畫,水,即是德天瀑布!眲⒂忻鞯莱龃舜纬缱蟾傎惖闹黝}立意。
花山巖畫是充滿智慧的壯族先民留給子孫后代的寶貴財富。不管人在哪里,只要以駱越先祖為根,都以花山子孫為豪。
花山巖畫,是文化符號,更是壯族先民的精神家園。
德天瀑布是亞洲第一大跨國大瀑布。在夢幻般的燈光下,瀑布水流被展現(xiàn)得美輪美奐。
好山好水養(yǎng)美人。崇左有個美女村,村里人人都彈得一手好天琴。
“哥啊,你在山那頭,妹啊,我在山這邊……”特制的黑色壯族服裝,配上壯錦花紋,天琴女清亮悠揚的歌聲傳遍了錄影棚。
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天琴,是壯族獨有的原創(chuàng)音樂,錄制表演環(huán)節(jié)中,彈天琴的演員都來自美女村。早在數(shù)年前,天琴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走出了國門,在世界各地展示壯族藝術的魅力。
借央視大舞臺,山水崇左,甜蜜邊關,盡展駱越文化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