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萍代表:
提升寒門學子中高等教育扶持力度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譚卓雯
“幫助貧困家庭脫貧的最有效辦法是培養(yǎng)家庭的持久生產(chǎn)力,即培養(yǎng)有一定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把貧困家庭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抓好,才是扶貧根本之策。”教育扶貧是平南縣平南鎮(zhèn)第三中學副校長潘萍代表長期關注的領域。
我國除九年義務教育法之外,現(xiàn)行教育扶貧政策有學前教育補貼、高中階段和中職階段的“兩助三免(補)”等,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孩子給予學業(yè)支持,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部分貧困家庭無法承擔孩子就學中除免補之外的費用、家長教育成才觀淡薄、上一級學校對貧困生學位設置缺失等原因,造成貧困戶孩子不能讀高中考大學或就讀職業(yè)學校。潘萍代表建議,提升對貧困家庭適齡成員的中高等教育或職業(yè)教育學段的扶持力度,使寒門學子讀得起書。同時,建議將貧困家庭適齡成員的中高等教育或職業(yè)教育學段,納入義務教育法范圍,在尊重我國原有教育選拔體制的基礎上,將貧困家庭孩子的除九年義務教育外的學習權利、送學義務納入法律保護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