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8月20日電(記者秦婧)記者從河北省南和縣委宣傳部獲悉,文保人員日前在該縣東三召鄉(xiāng)東三召村發(fā)現(xiàn)一塊明代太常寺卿白儲玿墓志銘,該墓志銘刻于“崇禎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元1633年),距今已有386年的歷史。
該墓志銘為正方形,長寬均為80厘米,厚15厘米,青石質地,字體為楷體,銘文字跡清晰,雕工深邃,信息豐富,銘文共2372個字。墓志銘蓋篆書刻有“明賜進士嘉議大夫太常寺卿華池白公墓志銘”,該墓志銘詳細記載了墓主人白儲玿出生當?shù)孛T望族,萬歷甲辰年(公元1604年)進士,在明代萬歷、泰昌、天啟年間任職及所做的貢獻,同時記載了當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吏治和家風家訓等情況。
邢臺市文史專家蘭劍輝介紹,這塊墓志銘保存完整,銘文脈絡清晰,詳細記載了墓主人白儲玿的生平和宦海沉浮經歷。該墓志銘的發(fā)現(xiàn),充實了明代史學資料,具有較高的史學和文化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