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北京市政協和湖北省十堰市政協開展了以“南水北調水源保護利用與對口協作”為主題的網絡遠程連線活動。北京市豐臺區(qū)幸福家園小區(qū)居民趙飛艷打開水龍頭,接了一盆準備洗菜的水,水質清冽。這生動的一幕,出現在遠程連線的畫面中。
“我是北京首批喝上南水的市民,這幾年,水堿少了,沏茶香了。”趙飛艷切實感受到南水進京給普通老百姓生活帶來的變化。
幸福家園小區(qū)和郭公莊水廠僅一路之隔,這個水廠正是為迎接南水進京而建!八畯S的水處理工藝和鏈條是目前國內最先進、最完整的,是名副其實的現代化水廠,其中紫外線消毒、膜處理等技術國內領先。它也是新世紀以來,北京興建的最大規(guī)模供水廠,一期日供水50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京城高峰用水壓力,優(yōu)化市區(qū)供水格局!痹撍畯S副廠長陳寶瑞說。
檢測人員檢測趙飛艷家的自來水濁度,得到0.35NTU(濁度單位)的數值,遠優(yōu)于不高于1NTU的國家標準;還對電導率進行檢測,測得電導率折算成硬度相當于每升120—130毫克。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負責人表示,部分南城地區(qū)以前使用的是本地地表水與地下水的混合水,硬度普遍在每升350—380毫克,水堿現象明顯。郭公莊水廠以南水為水源,自來水硬度降低六成多,水堿明顯減少。
自2014年底南水進京,目前北京市累計接收丹江口水庫來水達52億立方米,水質始終穩(wěn)定在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Ⅱ類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200萬。
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劉光明表示,為用好珍貴的南來之水,北京確立“節(jié)、喝、存、補”的用水原則。以節(jié)約用水為前提,南水優(yōu)先保障居民生活,七成進入各大自來水廠,供水范圍基本覆蓋中心城區(qū)及大興、門頭溝、昌平、通州等區(qū)域。
有充足的南水保障,北京市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自備井置換工程,新增130余萬市民喝上市政自來水,飲水安全和水質更有保證。除居民用水,剩下的主要存蓄在大中型水庫和回補地下水,水資源戰(zhàn)略儲備顯著增加。
據悉,1999年至2014年底,北京市地下水水位年均下降1米。南水進京后,地下水位持續(xù)下降的局面得到遏制,今年11月底北京平原地區(qū)地下水平均埋深為22.9米,與南水進京前相比,地下水位回升2.76米。
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13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