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時政頭條 > 正文 |
前浪別怕,后浪守護你們! |
2020年05月05日 20: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飛 |
近日,關于“前浪”“后浪”的爭論正在進行中, 在討論中,很多人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前浪”因為年齡原因,常常是焦慮的; “后浪”則多是不屑的,對什么都滿不在乎。 但其實,很多90后、00后, 在不知不覺中早已扛起了社會責任, 特別是在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中, 他們成為抗疫一線的主力軍, 他們沖鋒在前、舍生忘死, 面對未知,他們也有害怕,但沒后退, 他們用行動詮釋責任和擔當。
還記得為了照顧89歲的外婆 轉到火神山醫(yī)院的26歲女孩吳尚哲嗎? 轉院當天, 她在微博上寫了4個字:義無反顧。 在火神山, 她學會了給外婆喂飯、換紙尿褲, 她覺得自己一夜長大了, 只是長大的方式很痛。 雖然外婆最終不幸去世, 但她的擔當,卻感動了很多人。
吳尚哲與外婆和醫(yī)護人員一起加油 這種90后照顧“90后”的情景, 在前線醫(yī)院中更是比比皆是。 來自遼寧的醫(yī)療隊曾收治過一位98歲患者, 老人家中5人感染,2人很重, 而他自己也有很多基礎病, 家人沒有抱太大希望, 但醫(yī)療隊的隊員們并沒有放棄, 這些年輕的醫(yī)護對他進行了精心治療護理, 這位老人在入院后的第19天順利出院, 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 也彰顯了90后技術能力和情懷擔當。 這種情懷和擔當,來自傳承。 17年前,90后護士李佳辰的媽媽抗戰(zhàn)非典, 17年后,李佳辰也戰(zhàn)在抗疫一線; 17年前,她為媽媽擔心, 17年后,換成了媽媽替她擔心。 但她說:“老媽別緊張,給我勇氣的, 正是當年那個勇往直前的你!”
數據顯示, 全國4.2萬多名 馳援湖北的醫(yī)務人員中, 有1.2萬多名“90后”。 在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醫(yī)療隊中, 90后隊員占到了一半以上, 而這些90后照料的患者,則以中老年居多, 60歲以上患者比例占到51%, 80歲、90歲的患者也不在少數, 所以年輕的90后照料年老的90后, 成為雷神山院區(qū)的一道風景。
90后們主動請纓時,充滿了血性的情懷, 但是他們也會有恐懼, 但最終這些恐懼,被責任和擔當消解了。 就如一名90后醫(yī)務工作者所言: 怕,是看到武漢日漸增長的數字, 不怕,是因為想起了身上穿的這身白袍; 怕,是因為這場疫情充滿了未知, 不怕,是因為看到患者無助的眼神。 她說:有這種守望相助,我就不怕了。
資料圖 醫(yī)生陪87歲新冠肺炎患者看夕陽 他們是父母放心不下的孩子, 卻身披“戰(zhàn)袍”挑起大梁。 從前,“前浪”保護“后浪”, 現在,“后浪”守護“前浪”, 新時代的青春有了不同的故事, 但這種傳承是不會改變的, “后浪”不用畏懼,“前浪”也不用焦慮, 致敬戰(zhàn)疫青年,點贊最美青春!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