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首頁欄目 > 時政頭條 > 正文 |
【地評線】飛天網(wǎng)評:“守護好每一位困難群眾”讓民生更有溫度 |
2020年06月22日 18:59 來源:中國甘肅網(wǎng) 作者:林偉 編輯:陳麗婕 |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救助困難群眾資金1665億元。今年一季度,全國新納入低保、特困人員99.9萬人;臨時救助因疫情致困群眾310.7萬人次;累計為困難群眾1.23億人次發(fā)放價格臨時補貼71.3億元…… 國之根本在于民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的,越是發(fā)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這是最高溫度的民生,不僅展現(xiàn)了念茲在茲的人民情懷,更彰顯了我們黨執(zhí)政為民的價值追求。在全球疫情蔓延態(tài)勢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zhuǎn),處在國內(nèi)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特殊背景下,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守護好每一位困難群眾,不是一時性的政策安排,而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nèi)容,承載著中國共產(chǎn)黨什么時候都不能忘卻的初心和使命。 守護好每一位困難群眾,就要切實做好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特殊群體關(guān)愛幫扶工作。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響城鄉(xiāng)居民收入,使部分群眾基本生活面臨的困難增多,給我們提出了“守護好每一位困難群眾”的考題。中央統(tǒng)一決策部署,各地適時實行價格臨時補貼、低保漸退、單人戶保、簡化臨時救助程序等靈活政策,“兜”住最困難群體,“!弊∽罨旧,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引領(lǐng)發(fā)展向幸福出發(fā)。 守護好每一位困難群眾,就要瞄準困難群眾最迫切需求,解決實際困難。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之下,只有集中精力做好“六穩(wěn)”工作、落實“六!比蝿(wù),切實解決好群眾牽腸掛肚的事、反映強烈的事、長期關(guān)切的事,牢牢兜住民生底線,才能讓困難群眾吃下“定心丸”,才能在解決堵點、痛點、難點中牢牢穩(wěn)住發(fā)展基本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說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不務(wù)虛名,不尚空談,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義,不嘩眾取寵,真正把守護好每一位困難群眾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放大民生“幸福圈”。 守護好每一位困難群眾,就要按下“快進鍵”,讓民生溫暖傳遞更快更有力!叭嗣駥γ篮蒙畹南蛲,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边@既是最響亮的政治宣言,更是做好“六穩(wěn)”工作、落實“六保”任務(wù)的動力之源。正因如此,疫情防控期間,一項項硬核措施織就一張嚴密的兜底保障網(wǎng),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生活水平不下降,有效鞏固了兜底保障脫貧攻堅的成果,折射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高,體現(xiàn)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 事實表明,用真情、盡真力,守護好每一位困難群眾,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充滿陽光、尊嚴、幸福和希望,就能使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強,從而形成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硬核力量,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更加堅實、更加穩(wěn)健。(林偉)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