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脫貧路上“她”力量:苦難育“梅”香 |
2020年12月28日 17:22 來源:新華網(wǎng) 編輯:王飛 |
這是在紅寺堡區(qū)龍源村拍攝的李耀梅肖像(6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西海固是寧夏中南部9個深度貧困縣區(qū)的概稱,曾被聯(lián)合國專家評價為“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脫貧攻堅路上,婦女既是重點工作對象,也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主體。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qū)龍源村村民李耀梅,因為一場大病、一次交通事故,她的生活不堪重負,欠下20多萬元債務。 創(chuàng)傷初愈,李耀梅抱定“只要肯吃苦,生活總會甜”的信念,用勤勞讓苦日子逐漸變甜。3年多的時間,李耀梅起早貪黑扎出2萬余把掃帚,不僅還清了外債和貸款,還供女兒讀了大學。2019年,剛剛還完外債,生活稍有起色,她便主動找到駐村扶貧工作組要求退出建檔立卡戶。 今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村里建起扶貧工廠,交由李耀梅管理。從家里的小工棚,到村里的扶貧工廠,李耀梅“就像籠子里的鳥兒飛到了廣闊天地”,她可以進更多的芨芨草和高粱桿,帶動更多的村民就業(yè)增收。旁人開玩笑叫她“老板”,她卻只想帶著更多人賺錢,哪怕她自己掙得少一些。工廠里就近務工的村民有20多人,其中長期工8人,“他們每人每天能掙100元到120元,一個月下來掙得比我都多,”李耀梅笑著說。 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經(jīng)歷幾次大難,別人幫著讓我挺了過來,算是撿了第二次生命。現(xiàn)在有掙不來錢的人,我就好好幫他們掙錢。”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