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的制作過程。王易 攝
油茶的制作材料。王易 攝
用茶葉隔過濾油茶。王易 攝
到過和聽說過恭城的人,一說起恭城,想必腦海里都會浮現(xiàn)出一幅喝油茶的溫馨畫面。是的,油茶,是家鄉(xiāng)一張響亮的名片,也是外出游子對家鄉(xiāng)美食的一份惦念。
打油茶,是恭城人家清晨一件最平常不過的事。一個周末的清晨,在兒子的配合下,我們一起把原來打油茶的工具找了出來:茶鍋、油茶錘、茶葉隔。我去市場買了一些原料回來,先生做好主食,一番準備后,全家圍坐在一起開始打油茶,頗有一番儀式感。
茶葉、生花生、生姜、蒜頭、蔥頭這些原料匯聚在一起,還沒下鍋就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從廚房里散開來,心情隨之舒緩。熱茶鍋下米炒焦后,原料一起下鍋,放豬油,放少許鹽,用油茶錘錘個一百至兩百下(力度合適,節(jié)奏不限),原料被錘得合為一體了,香氣慢慢散開,開水注入,用錘輕輕地在鍋底畫圓圈,將原料與開水充分攪拌,色澤誘人的油茶在鍋里沸騰一會兒,第一杯油茶就弄好了,用茶葉隔濾到容器里。同樣的過程第二次重復,將第一次打的油茶混入,碗里放點切細的小蔥(這樣蔥的香氣能完全散開在油茶里),經(jīng)過與第一杯混合的第二杯油茶喝起來就沒有第一杯茶的釅,但又充分具有油茶各原料的香和溫潤的口感。恭城人都說:一杯苦,二杯澀,三杯四杯好油茶。
家鄉(xiāng)人已經(jīng)習慣了油茶的味道,每天早餐都打油茶,樂此不疲。油茶帶著那份奇香、釅釅的、微辣的,但又格外暖身和暖心,讓家鄉(xiāng)的人們在油茶的滋養(yǎng)下開啟能量滿滿而又美好的一天。因此家鄉(xiāng)的油茶還素有“爽神湯”的美稱。油茶也是恭城人招待客人的最好方式,三五好友或是遠方來客,一杯油茶足以表明主人的誠意。
光喝油茶是不能飽肚的,勤勞聰明的家鄉(xiāng)人們制造了很多送油茶的小吃和糕點:油炸花生或黃豆、油炸芋頭絲、米粉、麻旦、排散、糯米糕、粘米糕、艾葉粑……色澤和形狀各異的、數(shù)不清的品種滿足著各家人的味蕾,也會有人家準備好火鍋的原料,把先打好的油茶放鍋里做火鍋湯。而我更喜歡的是享受打油茶之樂和品油茶之香,享受打油茶過程中各種原料在茶鍋中煮沸時香氣在整個房間氤氳時的閑適,享受打油茶過程中全家人一起勞作、談笑時的那份溫馨。(作者 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