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助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7月30日,由北海市委網(wǎng)信辦組織開展的以“賡續(xù)紅色精神,助推鄉(xiāng)村振興”為主題的系列網(wǎng)絡公益活動和“網(wǎng)媒看北海:【見證百年】走進紅色教育基地”宣傳活動來到北海市銀海區(qū)僑港鎮(zhèn)。市網(wǎng)絡文化協(xié)會有關人員和協(xié)會支部黨員代表,北海日報社新媒體、北海廣播電視臺新媒體,北海365網(wǎng)、北海百事通、合浦網(wǎng)、北海阿叔等商業(yè)網(wǎng)站和自媒體平臺參加此次活動。
跟隨我們的腳步一起去看看
# 站點一:僑港鎮(zhèn)電建村史館 #
首站我們來到僑港鎮(zhèn)電建村史館。電建村史館于2021年5月21日正式開館,占地面積約360平方米,是在原電建村舊禮堂的基礎上,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改造而成。走進村史館,古樸氣息撲面而來, 一部電建村發(fā)展史畫卷徐徐展開!半娊ù,原名‘電白寮’。1958年,這個百廢待興的小漁村想要改變現(xiàn)狀,提出‘電器電機電電增加,建國建家建建繁榮’口號,電白寮由此改名電建村!苯庹f員講解道。朗朗上口、催人奮進的口號,不斷鞭策電建人勇往直前,拼搏進取,最終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注腳。開放包容、勤勞質樸、樂觀向上、開拓進取的電建精神則通過言傳身教、代代傳承而融入基因,成為了電建人永不分割的一部分。
電建村史館向人們展示了電建村歷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風情、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內容,通過圖文解說、老物件展示等多種形式,再現(xiàn)了電建人民向海而生,因港而興的歷史進程。這是電建村發(fā)展的縮影,也是電建人民告別貧困、走向富足的時代見證。電建村史館的建立根植了文化基因,展示了電建歷史,弘揚了電建精神,充分發(fā)揮出村史館的教育引導作用。
# 站點二:僑港鎮(zhèn)駱春偉廣場 #
英雄壯舉浩氣長存,不朽豐碑萬古流芳。我們來到的第二站是位于僑港鎮(zhèn)半島路漁民活動中心南側的駱春偉廣場。碑文書生平、磐石刻格言,兩側植青松、永駐英雄魂。駱春偉雕像還原了駱春偉烈士當初手持纜繩救火時無所畏懼、一往無前的生動姿態(tài),面朝的方向,永遠是他所心系和牽掛著的漁港。雕塑的基座上篆刻了駱春偉烈士生平事跡和“舍身斷烈火,蹈海真英雄”、“青春灑熱血,愛民固邊防”的字樣,寄托著北海人民對駱春偉烈士的深切緬懷。有了這座雕塑的守護,相信漁港人會永遠銘記那個刻骨銘心的夜晚,時刻謹記防火安全的重要性。
駱春偉烈士雕像旁,立著一塊銘刻著“我不上 誰上” 字樣的石頭,駱春偉的擔當精神、奉獻精神、無畏精神感染了在場所有人,也是這些年激勵著越來越多黨員干部投入到推動北海高質量發(fā)展當中的重要體現(xiàn)。
一路走,一路看,“網(wǎng)媒看北!币恍猩钋懈惺艿剑娊ň窈土沂壳拜叺呢撝厍靶,換來了今天電建村的歲月靜好,未來,電建村會建設的更加美好!
部分圖片來源:大白
文字來源:北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