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新華全媒+丨1個村屯7個民族11種方言:住在一個屯,就是一家人! |
2021年08月29日 18:55 來源:新華社 作者:農冠斌 覃廣華 編輯:潘曉明 |
新華社南寧8月29日電(記者農冠斌 覃廣華)臨近中午,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龍岸鎮(zhèn)龍鳳村金雞屯,招呼客人喝過一碗油茶后,苗族媳婦肖蘇孌開始在廚房忙活午飯。27年前,肖蘇孌從鄰近的融水苗族自治縣嫁到金雞屯,和漢族丈夫一起生活。 在這個小小的自然屯里,居住著壯、漢、仫佬、苗、瑤、侗、京等7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30%,其他民族占70%。村民們講壯話、仫佬話、侗話等11種方言,70余戶300多名村民世代和睦。 金雞屯的許多家庭都由多個民族組成,何明星家便是其中之一!拔腋覌屖菈炎,我爸是漢族,兒媳婦是仫佬族。”何明星說。 這是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龍岸鎮(zhèn)龍鳳村金雞屯。新華社記者 覃廣華 攝 一年四季,何家的餐桌融合了幾個民族的口味,壯族的糍粑、粽子,仫佬族的冷食、白汆。他們一家3個民族互相尊重民族習慣,日子過得幸福美滿。 由于歷史原因,金雞屯許多村民的祖籍在福建,閩南語和本地的桂柳話就成了村民們交流的主要語言。多年來,由于多民族通婚等因素,部分村民同時會說客家話、壯話、仫佬話、苗話、侗話等方言。 “去村民家做工作,經常需要多種方言隨時切換!苯痣u屯屯長林世學說,大家在一起生活久了,會說三四種方言并不難。 剛來到金雞屯時,肖蘇孌曾因語言不通而躲在家中不愿出門,“很多村民講話我都聽不懂,他們講閩南話和桂柳話,而我講老家苗族的方言! 肖蘇孌(右一)在和村民喝油茶,拉家常。新華社記者 農冠斌 攝 “村里有許多外地媳婦,她們大多心靈手巧,也都能展示各自的民族特色!焙蚊餍钦f,熱心的村民去肖蘇孌家串門后發(fā)現,她打的油茶十分好喝,肖蘇孌的名聲一下子在金雞屯里傳播開了。而今農閑時節(jié),村民經常會到肖蘇孌家,喝上一碗苗家油茶,拉拉家常。語言溝通上的障礙,在油茶面前,慢慢消失了。 在金雞屯,每年農歷十一月十五日是跟春節(jié)一樣隆重的平安節(jié)。這個節(jié)日是經過村中各民族的先輩商議而設立!袄先藗冎v,我們各族既然團聚在了這里,就像一家人一樣,那就定一個時候過個節(jié)日,祝愿來自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們平安。”何明星說。 在這一天,金雞屯村民的親戚朋友都會趕來,大家共飲一杯慶賀酒,村民們還會穿戴上自己的民族服飾,打油茶、做糍粑,邀請其他人到家里品嘗,其樂融融。 村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無論誰家有紅白事,全村每家都要有人到場幫忙。“在外工作的人通常也會趕回來幫忙。”林世學說。 “住在一個屯,就是一家人!”何明星說,村子里很少見誰家因為瑣事鬧過矛盾,在他的記憶中,偶爾會有村民相互拌嘴,但回過頭來,兩人又會坐在一起,把酒言歡。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