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獨臂博士毅然返鄉(xiāng)投身教育 把知識和善意傳遞下去 |
2021年09月11日 13:42 來源:南國早報客戶端 編輯:王飛 |
晏振是一名獨臂博士,他用知識改變命運,一路披荊斬棘,學成后回到母!獜V西師范大學,成為一名青年教師,圓了自己的教師夢。學生證變成了教師工作證,講臺下的仰望變成了講臺上的傳授,諸多變化中,始終不變的是他那傳遞善意的初心。 7歲時不慎失去一只胳膊 9月9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廣西師范大學雁山校區(qū)見到了晏振,他身穿白襯衫,背著雙肩包,戴著黑框眼鏡,斯文、溫暖而富有朝氣。 1985年,晏振出生在玉林市樟木鎮(zhèn)塘基村。7歲那年,在給家人幫忙時,他的左臂不慎卷進機器里被截肢。父親對他說:“你沒有退路了。只有一只手臂,你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干體力活,只能好好讀書!标陶窭卫蔚匕迅赣H的話記在心里。 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他用一只手掌握了各種生活技能,又在眾人的關懷和幫助中樹立了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找到人生奮斗的方向。 晏振說:“一路走來,很多人給了我?guī)椭,我都記在心里,總想著要回饋些什么,可能我就是這樣萌生了當老師的想法! 大學期間多次到中小學支教 2005年,晏振經過努力考上了廣西師范大學,并在那里完成了數學專業(yè)本科、碩士階段的學習。 在當年的一張舊照片里,他在圖書館仰望書架的眼神,滿是對知識的渴望。他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考大學時師范類院校是他的首選,他希望從這里出發(fā),圓自己的教師夢。 ▲大學期間,晏振參加義務支教,給孩子們上課。受訪者供圖 讀大一時,晏振在學校加入了一個叫“萬眾愛心學!钡闹驹刚呓M織,專門給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義務家教。他對當年第一次去靈川縣上課的情景仍記憶猶新,“在孩子們閃亮的眼睛里,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外面世界的憧憬,我的心一下就被擊中了”。 那些年,晏振會在周末到社區(qū)給孩子們上課,寒暑假則堅持去義務支教。7年里,他曾為20多名孩子當過義務家教,為3所中小學義務支教。他講課時風趣幽默,孩子們很喜歡他,他的經歷也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勵志的種子。 博士畢業(yè)后,他毅然回到母校 2012年6月底的一天,在靈川縣七彩學校三年級二班,孩子們早早就坐在了教室里。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晏老師給他們上的最后一節(jié)課,幾天后他就要去北京讀博士了。 ▲2009年,晏振本科畢業(yè)拍照留念。受訪者供圖 臨走時,面對送行的孩子們,晏振許下了一個承諾——博士畢業(yè)后,他要回到廣西當一名真正的教師。 求學之路很艱辛,克服身體困難讀碩、讀博,更是要比常人吃更多的苦頭,但他堅持下來了。2016年7月,晏振獲得了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博士階段他學的是統計學專業(yè),在就業(yè)上有很多的選擇。不過,他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到母校當老師。2017年,晏振結婚成家,并于2020年和妻子迎來了愛情的結晶。 2021年9月9日下午,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看到,晏振早早就來到教室,給2020級統計學本科專業(yè)的學生們上第一節(jié)課,課堂上座率很高。 ▲9月9日,晏振在給學生們上課。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唐曉燕攝 “晏老師的課很有意思,他跟同學們之間沒有距離感,他的課我選修了好幾門!标陶駧У囊幻芯可f,大家經常被晏老師的自信樂觀所感染,幾乎忘了他的身體與常人不同。 在學生面前,晏振一直記得自己的雙重身份——老師和學長。在學生時代得到的幫助,也讓他想要幫助更多學生走出困境。 ▲晏振指導帶領學生參加比賽。受訪者供圖 晏振翻看自己跟學生們參加比賽獲獎的合影,還有那一段又一段畢業(yè)論文里對他的致謝文字,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或許就是他實現教師夢的意義所在——把知識和善意傳遞下去。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