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共同架起“空中絲綢之路”
——第一屆中國—東盟民航合作論壇特寫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莫 迪
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年來,中國和東盟各國民航部門持續(xù)推進民航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提升雙方互聯(lián)互通水平,與中國通航的東盟城市從6個增長至44個,航線數(shù)量從10條增長至671條。
9月11日,與會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就民航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對接帶來的新機遇,積極參與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lián)運聯(lián)盟,全面開啟中國—東盟民航合作新篇章及疫情影響下中國和東盟的民航合作與發(fā)展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期待更加精彩的下一個30年。
論壇上,“守望相助”成為熱詞。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胡振江表示,中國民用航空局愿與東盟各國民航當局深化抗疫合作,切實提高區(qū)域民航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以支持落實《東盟全面復蘇框架》為主線,攜手東盟各國民航當局及利益相關方,全面促進區(qū)域行業(yè)恢復和韌性增長;推進中國—東盟民航全面合作,不斷提高中國—東盟航空運輸網絡化、便捷化、一體化水平。
新加坡航空公司代表陳如安回應道,守望相助攜手抗疫將是世界的共同目標,公司將努力為中國及東盟國家乘客帶來健康、安全的航空出行服務,為中國及東盟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提供航空貨運有力保障。
泰國民航局副局長薩潤表示,加強抗擊疫情合作,盡快恢復航空通達非常重要。
廣西作為中國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省區(qū),初步形成了以東盟為主的“一帶一路”國際航空大通道,成為中國—東盟政治、經貿、文化交流的主通道。
未來,廣西將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航空客運大通道,以及“覆蓋面廣、通暢度高”的航空客運航線網絡結構;著力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航空物流大通道,培育以東盟為中心的貨運航線網絡結構,實現(xiàn)雙方貨物往來暢通無阻。
目前,南寧吳圩國際機場至東盟國家定期航線數(shù)量達26條,可通航東盟10國的23個城市,基本實現(xiàn)與東盟10國首都和重點旅游城市、經濟中心定期航線全覆蓋。疫情期間,往返東盟國家的國際貨運航線逆勢增開,國際貨運逆勢增長。今年上半年,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達0.5萬噸,同比增長36.2%。
加快構建互助互惠航空大通道,正當其時,恰逢其勢。
廣西將在發(fā)展規(guī)劃對接、基礎設施建設、臨空經濟產業(yè)、協(xié)調機制建設、院校建設、綠色發(fā)展等方面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各國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區(qū)域乃至世界航空運輸業(yè)的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