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全州12月11日訊(記者 蔣堯)全州縣位于桂林市東北部,地處湘江上游,素有“廣西北大門”之稱。全州也是桂林市地域最廣、人口最多的縣,歷來矛盾糾紛多,社會治安形勢較復雜,廣大公安干警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扛起守護平安的責任,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一個個不平凡的故事。
傳承紅色文化 調節(jié)群眾糾紛
2015年的清明時節(jié),初入警隊的蔣垚霖到才灣村配合村干調解一起鄰里糾紛,順帶摸排聯(lián)宗祭祖情況。在米花山見到了令人震驚、感動的一幕:年逾古稀的蔣石林老人帶領一家老小祖孫三代,為一座沒有墓碑的無名大墓虔誠祭掃。
村干們介紹說,這是一個紅軍墓,1934年寒冬臘月,村里老人蔣石林的爺爺蔣忠太帶著12歲的兒子蔣受宇冒著生命危險將犧牲的紅軍戰(zhàn)士就地掩埋。自此以后,蔣忠太家五代人守護紅軍墓87年,讓長征精神廣泛傳頌。
“五代守墓人、四代共產(chǎn)黨員、一個溫暖大家庭的溫暖言行激勵著我,我第一時間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笔Y垚霖說,自己一定要為轄區(qū)百姓多做有益的事。
在才灣派出所工作七年,蔣垚霖大部分時間都在社區(qū)、在村屯、在村民家里,大事、小事都放心上,易事、難事都想法解決,尤其是調解矛盾糾紛,令他碰了不少釘子,但也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2015年5月,全州縣公安局在才灣鎮(zhèn)南一村委設立“垚霖警務室”,由才灣派出所民警蔣垚霖常駐南一村委,負責巡邏走訪和服務群眾。“垚霖警務室”成立之后,蔣垚霖發(fā)揚“鐵腳板”優(yōu)良傳統(tǒng),走村串戶,排查矛盾,化解糾紛。
有一次,毛竹山一村民因醉酒在家中與妻子發(fā)生口角,進而發(fā)生肢體沖突,獲悉情況后他立即趕到村中處理。“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尚未成家的他,調解起來費盡了心思,既要耐心細致了解原委,又要苦口婆心做工作。當兩口子重歸于好,打趣道:小蔣真會做工作,以后結婚了,一定會處理好家庭問題的。
憑借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他在矛盾糾紛調處過程中摸索出了“快、變、法、公、宣、穩(wěn)、細、建、配、合”十字訣,成了名副其實、遠近聞名的調解能手,2021年6月榮獲桂林市公安局“十佳調解能手”榮譽稱號,他的工作經(jīng)驗在全局推廣。
堅守為民初心 鑄牢忠誠警魂
2016年4月,全州縣公安局專門設立天湖警務室,抽調經(jīng)驗豐富的原城西派出所所長唐實瓊及6名巡防隊員負責日常工作。當時,天湖旅游開發(fā)、風電、水庫除險加固、二級公路改造等項目都在施工中,山上民工多達上萬人,治安形勢復雜,工地項目征地租山涉及的矛盾糾紛多,附近部分村民為了謀取利益,上天湖亂搭亂建,盜伐盜采,非法狩獵猖獗,治安管控壓力很大。但是唐實瓊和巡防隊員們毫不畏懼,擔當作為,堅守崗位,任勞任怨,用腳板丈量著天湖。
2019年7月7日,因突降大雨,導致通往天湖的道路塌方,車輛無法行駛,有80多名游客被困,游客中有老人及小孩,山上缺衣少食,急需救援。得知情況后,唐實瓊和巡防隊員們迅速出動,步行至天湖官財石路段,為旅客送去補給,并緊急聯(lián)系增援力量開辟救援渠道,經(jīng)過一天一夜的努力,成功將被困游客全部安全轉移。
六年來,唐實瓊和巡防隊員們共調處矛盾糾紛312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93人,處置違法建設16起、亂伐林木136起287人、非法開墾23起386人、非法捕殺野生動物139起,參與撲滅山火4次,勸阻處置因燒烤可能引發(fā)的火災隱患10369起,疏導維護交通1256人次,車巡13650車次、步巡36960人次,救助游客453人,憑借“鐵腳板”優(yōu)良作風和長征精神,確保建設單位和景區(qū)游客人身財產(chǎn)安全;指導5家企業(yè)建立安全生產(chǎn)管理制度,經(jīng)常性開展防火防盜防安全生產(chǎn)事故檢查,六年來6家企業(yè)未發(fā)生重特大案件和事故,有效確保了企業(yè)生產(chǎn)財產(chǎn)安全。
近年來,全州縣公安干警在鞏固發(fā)展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百姓安寧上,彰顯全州公安新?lián),先后涌現(xiàn)出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個人蔣先明、廣西最美輔警蔣建鵬、執(zhí)法能手黃榮輝、桂林最美警察王子毅等優(yōu)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