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虎年開工第二日。19時50分許,剛放下飯碗,59歲的王付保穿上厚厚的防寒棉衣,來到桂林市靈川縣王家村附近的貴廣客專田壩嶺隧道進口看守點,開始高鐵線路巡防值守。今年,是他鐵路工作生涯中的最后一個春運。
王付保是桂林高鐵基礎(chǔ)設(shè)施段管轄貴廣客專田壩嶺隧道進口崗點的巡防隊員,隧道10來米外不足2.5平方米的看守崗?fù)ぞ褪撬凳氐牡胤。今年春運,平均每隔10分鐘便有一趟動車從此經(jīng)過,王付保和同事每天24小時都守在這里,護送旅客平安出行。
短暫的交接班后,王付保拿著探路棒開始巡查。靈川縣夜里的氣溫只有3℃,他告訴記者,夜班12個小時需徒步對隧道口周邊山坡巡查2遍,并用手機定位打卡,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及時處理。
黑夜中,王付保沿著高鐵防護柵欄邊上僅容一人的泥路步行,一段段查看線路外觀和周邊環(huán)境,查看附近山頭有沒有石頭掉下來、有沒有小動物闖入柵欄、有沒有塑料薄膜等輕飄物掛在接觸網(wǎng)上……由于晚上視線受影響,加上道路濕滑,王付保走得很慢,看得很仔細。從崗?fù)こ鰜硌膊閮H十來分鐘,手腳就凍得僵硬。
“走一圈大概是4公里,需要2小時左右。”王付保說,山路崎嶇,一個多月就能磨壞一雙鞋。當巡防員8年,不管是沿線鄉(xiāng)鎮(zhèn)、村落、學校還是線路重點區(qū)段、周邊地形地貌,他都是門兒清,儼然是巡防隊的“活地圖”,無論線路哪個位置有情況,都能及時準確到達現(xiàn)場處理。
巡山下來,王付保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此時差不多已接近凌晨,在周邊村莊稀稀疏疏傳來的煙花鞭炮聲中,王付保一人、一亭、一隧,一起堅守著他職業(yè)生涯中的最后一個春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