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晚,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的第三個比賽日,韓國選手終于見金,而東道主選手、中國隊的任子威則被判阻擋犯規(guī)。一個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呈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
回眸2018年平昌冬奧會,那屆的短道速滑比賽,中國隊和加拿大隊都遭受到了不公正判罰。各國參賽選手們都做了橫切的犯規(guī)動作,但裁判只判別國選手,不判韓國選手。當時,在男子5000米接力賽A組的頒獎儀式上還出現(xiàn)了有趣的一幕,4名加拿大運動員整齊劃一對著領獎臺做出清掃動作,嘲諷裁判不公正,直指東道主韓國隊勝之不武。這一幕被人們用視頻完整記錄了下來。當時中國隊的處理就冷靜許多,向國際滑聯(lián)對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賽中的不公正判罰進行申訴,但被駁回了。
4年后的今天,北京冬奧會的短道速滑賽場上,中國隊干凈利落地拿了金牌,用實力讓對手閉嘴。
9日晚拿到1500米項目金牌的韓國隊黃大憲,此前的1000米半決賽他被判犯規(guī),理由是違規(guī)延遲超越(身體接觸)。這就是短道速滑規(guī)則進一步完善之處。也就是說在短道速滑比賽的直道中,你可以像超車一樣超越對手;一旦進入彎道部分,彎道超越的動作就必須更加規(guī)范,不能冒著把別人撞倒的風險強行超越。
這個其實就像我們開車時候遇到的并道。比你慢半個車頭的另一輛車,想和你共同進入前面的同一條車道,理應你先走,結果他硬要擠進去,還撞了你,這就是對方全責。難怪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短道速滑選手賽前都要考交規(guī),達不到90分,就不給上道。”
而在1000米決賽中,匈牙利選手劉少林也被判兩次犯規(guī),沖線時橫切并用手臂阻擋任子威。從這些例子里也可以看出來,比起2018年平昌冬奧會,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的規(guī)則完善了許多。再加上賽場內(nèi)各式各樣的“黑科技”、密密麻麻的高清攝像頭,才營造了這樣一個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堂堂正正地贏,這才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