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專題 > 時政 > 二十大代表風采 > 聚焦廣西 > 正文 |
二十大代表風采|做偉大時代的深情講述者——記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播音員、主持人許菲 |
2022年10月13日 08:37 來源: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 作者:林雪娜 編輯:徐世杰 |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林雪娜 9月19日,第十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公眾開放日。 “東博會不僅是宣傳中國—東盟各國特色商品的平臺,也能促進各國貿易往來和人民交流,期待明年再次相聚東博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前,許菲用這句話結束了當天的現(xiàn)場報道,又馬不停蹄地趕回單位,為兩小時后直播的《廣西新聞》播音工作作準備。 “這就是電視人的工作常態(tài),世界每天都在變化,廣西每天都是新的,這種新鮮感,讓我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我想把這些變化都告訴觀眾!痹S菲說。 作為廣西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廣西新聞》主播,許菲在《廣西新聞》這個廣西收視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里,22年間已累計值班3900多天、播音主持10多萬分鐘。她憑著對新聞事業(yè)的熱愛和堅守,以“字字千鈞、秒秒政治、天天考試”要求,歷練出過硬的心理素質,高超的業(yè)務能力,以及幾乎零差錯的業(yè)績,講述著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報道十年來的戰(zhàn)略性舉措、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向全廣西、全中國展現(xiàn)壯美廣西的美好發(fā)展前景,呈現(xiàn)新時代中國視聽之美。 2005年,許菲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yè)來到廣西電視臺,由于虛心好學、踏實肯干,很快就成長為廣西廣播電視系統(tǒng)跨頻道主持欄目最多的播音員主持人,成為廣西播音主持行業(yè)當之無愧的“當家花旦”,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復合型主播”。 2014年,許菲擔任廣西衛(wèi)視《第一書記》節(jié)目的當家主持,在近300場次的主持工作中,她深入貧困山區(qū),與采訪對象真誠交流,宣傳和推介超過400個“第一書記”典型,接觸和采訪了5000多位愛心企業(yè)家、4300余位愛心人士,真情講述駐村第一書記故事,促成社會各方力量為50多個國家級貧困村、400余名貧困兒童募集幫扶物資(項目)折合3000多萬元。《第一書記》節(jié)目因此兩次入選中宣部工作案例。 “開放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方式。作為媒體人,我們就應該帶著開放包容的對話心態(tài),做民心相通的交流大使,主動發(fā)揮地方媒體踐行大外交格局,服務周邊傳播的作用!痹S菲說,這十年,無論是中國—東盟合作之旅、“海上新絲路 東盟萬里行”,還是歷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特別報道,一個個外宣品牌,不僅見證了廣西傳媒人的初心守望,更是中國—東盟文化交流、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的生動例證。 《中國—東盟視聽國際傳播十年發(fā)展報告》顯示,中國是東盟視聽節(jié)目重要海外市場,東盟則是中國視聽節(jié)目第一大國際市場。這個成果,讓許菲和她的同事倍感欣慰。十年來,她們在廣西發(fā)揮區(qū)位優(yōu)勢,不斷加強與東盟國家媒體的全方位合作中,不遺余力,竭智奉獻。如今,廣西與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媒體合辦《中國劇場》《中國動漫》等廣播電視欄目,合辦中越雙語《荷花》雜志,與東盟十國媒體聯(lián)合舉辦“‘同唱友誼歌’中越歌曲演唱大賽”“瀾湄雙城記”等大型活動,《一個醫(yī)院的戰(zhàn)疫》《光陰的故事》《家在青山綠水間》《南溪河畔》等一批優(yōu)秀合拍紀錄片,讓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中國經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走出國門,走進東盟。 “真的趕上了一個好時代,讓我和同事們、同行們都有一種不待揚鞭自奮蹄的使命感!痹S菲感慨地說,“廣播電視就是一扇窗,而我的工作,就是當好歷史的深情講述者,當好新時代的深情講述者,講好黨的輝煌歷史,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讓更多人看到,一個氣象萬千的新時代,一個氣象萬千的中國!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