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寒露剛剛沾濕大地,一縷淡淡的桂花香氣,不知不覺就在桂林的大街小巷、河邊湖畔、郊外山林間悄悄溢出。
花香始若游絲,若有若無,似乎在緩緩喚起人們對花香漸至的追憶。霜降臨近,桂花的香氣漸漸富集,花香愈見分明,仿佛遠遠望見她在空氣中自在翻滾、旋轉(zhuǎn)、升騰、舒展、彌散,愜意地在天空伸著懶腰。樓房、汽車、行人,眼前的一切一切,最終都被她從四面八方溫柔擁抱。站在馬路邊,衣服上、頭發(fā)上、眼睫毛上,總覺得猶如沾染了淡淡的花香,拍一拍衣袖、肩膀,也會撲來一陣陣讓人歡喜的花香。
桂花的香,不是甜到發(fā)膩的香,不是高山大河轟轟烈烈氣勢逼人的香,也不是烈酒般讓人血脈僨張的香,而是江南淑女身穿旗袍裊裊走來溫情款款的香,恰似桂林娟秀的山水一樣,溫婉可人。這香味,猶如漓江的煙雨薄霧,潤物無聲,又像象鼻山下洞藏千年的桂林老三花陳釀,味感醇綿。
桂花花期甚短,每季前后也就十來天,但是卻很特別,從寒露到立冬直到小雪前,花兒落盡之后間隔半個月又會花開二度,似乎總是要留給那些遠道而來的人們一些相見的機會,讓人不由得為桂花的那一分纏綿而感動。每當秋色漸近,踏著節(jié)令,邂逅桂花,與花相遇,就像是一種心靈的期許,更像是與桂花談一場年年相聚恨晚的戀愛。
我喜歡沿著花香的指引,去尋找桂花的蹤跡;ㄏ,似乎不是從樹上向下往鼻尖飄過,而是從腳旁升起——地上星星點點的落花,香味徑直沁入鼻腔。順著地上的落花往樹上看去,才發(fā)現(xiàn)綠葉叢中的樹冠上,躲藏著一串串豆瓣大的金黃或紅色的花朵。假若你不注意,你看不到花的存在,她長得毫不起眼,沒有雍容華貴的外表,沒有俏麗張揚的姿容,花兒不大,看似比較微弱,卻本質(zhì)芬芳,沁人心脾,感人肺腑。
傍晚,我同友人沿著兩江四湖漫步。遠處,涼風(fēng)習(xí)習(xí),我靠在桂花樹粗壯的樹干上,閉上眼睛,靜靜地盡情呼吸著桂花溫馨的氣息。湖邊的涼亭上,一群身著彩服的群藝老人正吹拉彈唱彩調(diào)劇《劉三姐》,遠遠望去,像是看見了劉三姐鬢際插著桂花,同阿牛哥在漓江的漁船上深情對唱桂花香里的新生活;秀遍g我急忙登上了畫船,穿過伏波山,伏波將軍對我諾諾連聲,揮手放行。我看到了象山在憨憨地同游人吸水嬉戲,看到了疊彩山“山石橫布、彩翠相間”,獨秀峰晚霞夕照、紫袍金衣,目盡遠方,九馬畫山九馬奔騰、蹄卷碧浪,好一幅人間仙境!回眸一看,又看到了城內(nèi)樓層櫛比,萬家燈火初照,江邊步道游人往來,百姓在桂花樹下悠閑散步,富足安康……
1984年,桂林作為桂花樹祖祖輩輩的棲息地,桂花樹被譽名為桂林市市花。近年來,隨著“一市九站兩高鐵”的開通,“云軌”開工建設(shè),華為、中興、浪潮、比亞迪、深科技等知名品牌入駐,經(jīng)濟穩(wěn)步振興,城市商圈不斷擴大,城市拆舊改造,新區(qū)和文明城市不斷建設(shè),漓江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有效保護,桂林城已逐步成為宜居城市。
如今,桂花樹以老城區(qū)為中心,星羅棋布,沿兩江四湖、漓江兩岸不斷延伸,延綿數(shù)百里,與山川湖河相互交織,同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相親相伴,見證了城市的變遷和發(fā)展。桂花的香,已然跟桂林城密不可分,深深維系在一起。這個城市,儼然一棵桂花樹一樣,質(zhì)本芳華。
我站在桂花樹下,同桂花樹親切傾談,感受桂花樹作為桂林市花的品性,她就像是一首桂林山水詩,一支壯鄉(xiāng)民謠曲,一幅漓江百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