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網(wǎng)劇海報。
由著名導演馮小剛執(zhí)導,宋佳、王陽、包貝爾、吳優(yōu)、朱雨辰等主演的電視劇《回響》于2023年3月16日至21日在愛奇藝迷霧劇場播出,收官之夜該劇熱力值破8800點,是迷霧劇場近期電視劇熱播榜第一名,許多觀眾留言說:“馬上二刷”。該劇導演用心、制作精良、演員演技精湛,在懸疑外殼之下包裹心理懸疑,豐富創(chuàng)新了懸疑劇的種類,正如編劇所言:“人心才是最大的懸疑!
東西與馮小剛。
該劇改編自作家東西的同名長篇小說《回響》,于2021年6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出版,曾獲2021年度“中國好書”獎、2021年人民文學長篇小說獎、第五屆施耐庵文學獎,榮登中國小說學會2021年度長篇小說榜、《收獲》排行榜長篇小說榜、《當代》長篇小說年度五佳等重要文學榜單,簽訂了法語、俄語、韓語與越南語出版合同。
回響新版立體封面。
一、 東西的《回響》
《回響》講述了女主人公冉咚咚在偵破兇案過程中,無意發(fā)現(xiàn)丈夫私自開房,于是,她既要偵破案件又要偵破感情,兩條線的心理較量同時展開,既呈現(xiàn)了現(xiàn)實的復雜性又描寫了心靈的浩瀚……
由于作品中深入挖掘了每個人物的心理,因此,也有評論家把該作稱之為「心理現(xiàn)實主義」小說。
該小說涉及大量的推理學和心理學知識,東西自言寫得并不輕松,僅僅開頭,便從2017年初春一直寫到2019年夏末。在創(chuàng)作《回響》之前,東西從未寫過推理與心理方面的小說,但他花了許多時間惡補這方面的知識,以求行文中的每一字句都合乎人物心理與生活現(xiàn)實。寫小說不是講故事,他進行得異常艱難。以至于每寫一千字,都要停下來細細審視,找錯誤,找缺點,補細節(jié)。寫作狀態(tài)在卡夫卡式的難以推進與巴爾扎克式的拼命前進中反復跳躍:
“有時寫著寫著突然不想寫了,停下來思考兩天,發(fā)現(xiàn)排斥的原因要么是人物把握不夠準確,要么是情節(jié)推進不對?傊坏┊a(chǎn)生排斥情緒,我就知道困難降臨,必須讓障礙屈服!
這部小說從構思到完成,東西用時四年。
《回響》除了保持東西一以貫之的寫作風格之外,還擁有了更為客觀和深刻的書寫,也多了一份對人物和現(xiàn)實的深層理解,其可讀性超越了之前的任何一部。
東西高度自覺的文體意識、對現(xiàn)代小說形式的深入思考、步履維艱的文學實踐、對當代日常生活的勇敢逼視等都在《回響》中有了非常集中且爐火純青的表達,既因循承續(xù),又革故鼎新。
二、 眾說《回響》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李敬澤說:“《回響》是確實對人性、對人的當代性有話說、有發(fā)現(xiàn)的,同時它又是用小說家復雜的、反諷的方式表達出來的一部小說。它幾乎可以構成現(xiàn)代經(jīng)驗的一個復雜但又極具洞察力的寓言!痘仨憽肥乾F(xiàn)代以來不斷地在我們的文學中、在世界文學中反復回響的關于人性和人類境遇的基本主題在當下最新的、有力的同時又是有效的洞察和一份回響,對于小說藝術來講,尤其對于現(xiàn)代小說藝術來講,人性的復雜性尤其需要藝術創(chuàng)造的復雜性來確保和照亮。在這個意義上,《回響》是值得反復閱讀,也值得我們深入研討的一部作品!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閻晶明說,“設置主角的警察身份,可以讓人物直接進入故事的核心,擁有閱讀、翻看‘絕密文件’的特殊權利。” “由于冉咚咚猝不及防中打開了自己的心靈檔案,殘酷的、逼人的真實隨時相伴。冉咚咚的丈夫是一位文學評論家,兩種截然相反的職業(yè)組合成一個家庭;小說開頭描寫的謀殺夏冰清的兇手,是一個同時也在寫詩的青年易平陽,兩種完全相背、分裂的行為(故意殺人和寫詩)卻體現(xiàn)在同一個人身上、同一個場域中,這讓人聯(lián)想到傳統(tǒng)經(jīng)典《罪與罰》這本書!
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認為:“一般情況下,像這樣一個包裹偵探小說外衣的小說,很容易把人物寫得符號化,但是東西在里面的很多人物上,特別是主要人物,他有精神分析,有心理意義上的深度,這是寫作類似的小說中很難的地方!
著名評論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社長潘凱雄說:在小說倒數(shù)第二頁慕達夫和冉咚咚會面以后,慕達夫反問了一句,“別以為你破了幾個案件就能看破人性,就能歸類概括總結人類所有情感,你能看破你自己嗎?這句話實際上是現(xiàn)代社會里面在兩性關系上的一種非常復雜的、非常微妙的狀態(tài)。雖然只有一筆,但如果我們由此展開,可以產(chǎn)生很多的聯(lián)想。”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莉說:“小說里情感的模式實際上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次回響,也是現(xiàn)實世界在我們心靈世界的一次回響。在今天的愛情關系里,如何自證愛,什么是真正的愛,如果一個人通過他人的愛不斷確認自我,她是不是一個強大的、自由而獨立的人?這是小說內在給我們的一個啟發(fā),也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小說其實書寫的是我們時代的情感危機。”
東西以極端化的方式將人的情感和人性最深層的模糊樣貌呈現(xiàn)出來,他找到了潛藏在人性情感最深處和最神秘的開關,這也是所有作家最關心和一直在尋找的關鍵事物。
——評論家 孟繁華
《回響》的成功是保持巨大張力之中的平衡。精神分析學的視野開啟了人物的內心淵藪,許多隱秘的內容意外地閃現(xiàn),然而,這些內容毋寧說豐富了,而不是肢解了,社會學邏輯。
——評論家 南帆
揭示人性之深邃和展現(xiàn)人性之復雜的小說,我們讀過不少。而像《回響》這樣在人性的平面上表現(xiàn)人性之種種不確定性的小說,我們很少讀到。
——評論家王彬彬
《回響》可以說是:推理其外,心理其內;倫理其表,哲理其實。
——評論家 張清華
《回響》寫出了“真實眼淚的驚駭”,寫出了日常生活的深淵,也寫出了心理世界的幽暗和裂變,同時,他還通過因自我認識的挺進而產(chǎn)生的醒悟與內疚,測量了人性的底線,并重鑄了愛的信念。
——評論家 謝有順
東西過去的小說就像點燃的導火索,有一種茲茲冒煙的憤怒。但他的《回響》雖然仍有憤怒,卻讓我看到了我所希望的那種適可而止的憤怒,因為這樣的一個適可而止,使這部小說的藝術性得以更好地呈現(xiàn)。
——作家 蘇童
東西是二十一世紀中國人意志和焦慮感的最佳記錄者,至少到目前為止《回響》給我這種強烈的感覺。
——作家 李洱
三、《回響》金句摘錄
1.他睜開眼睛,在黑暗中尋找她的臉,那是一團模糊的黑,看不見表情,但他依稀看見她的眼睛睜著,就像二十四小時都開著的攝像頭。
“老公不說實話就是案犯。”
2.現(xiàn)如今凡是中性的答案都沒人信了,能讓信的必是極端。
3.她問他,除了我你吻過別的異性嗎?他說吻過。誰?他說師妹。為什么吻她?當時我們在戀愛,結果我留在南方她去了北方,吻就結束了。
4.你要的不是真相而是要你想要的真相。
5.她說她就是一只鼴鼠,又名“見光死”,除了那個人,她不敢見別人。
6.見面就吵,分開就想。有時她覺得他是她的魔鬼,有時她覺得他是她的上帝。
7.離了又怎樣?只不過是把這個男人換成那個男人。
8.作家們寫得最動人的愛情都不是白頭到老的愛情,要么是甜蜜的初戀,要么是錯過的暗戀……是作家們沒發(fā)現(xiàn)這一空白還是愛情本來就沒辦法長久?
9.那時他舍得把大把時間浪費在她身上,哪怕他正在填課題表,論文寫作正靈感四射,但只要聽到她呼喚便立刻關掉電腦去陪她,好像她是案發(fā)現(xiàn)場,他必須第一個趕到。
10.男人如果愛女人,要么為她花錢,要么為她花時間。
11.要是一個人為你無原則地改變,那不是怕你就是愛你。
12.愛是她的核心利益,只要他還愛她,她就能原諒他的任何缺點。
13.有的話說了一千遍你未必能聽進去,有的人出現(xiàn)一百次你不會為他著想,可當你真愛的人一旦出現(xiàn)自己立刻就會改變。
14.他的腦海里再也沒有了家的概念,悲傷的心情一夜鈣化。
15.借口雖然是不想承擔責任,可當借口能成為借口時,就沒有必要說出真相,因此借口有時也代表善意。
16.我想讓你知道別總是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
17.我怎么會變成這樣?我怎么活成了自己的反義詞?
18.真愛是個天大的謊言,時間一久,背叛的背叛,欺騙的欺騙,應付的應付。
19.他說愛可以永恒但愛情不能,所有的“愛情”最終都將變成“愛”,兩個字先走掉一個,仿佛夫妻總得有一個先死。
20.人心就是這么古怪,你強,她有負擔,你弱,她也有負擔,于是你只能不強不弱地活著。
21.了解自己比了解別人更難,如果沒有鏡子你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屁股。
22.有的婚姻是用來過日子的,有的婚姻是用來示范的。
23.敢于平庸的人才是英雄,過好平庸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浪漫。
24.我守住這道德底線就是守住冉咚咚的理想。
25.可她偏要用愚蠢來證明自己聰明,偏要相信自己能找到一個愛她一輩子的人。
26.有時你需要愛原諒恨,就像心靈原諒肉體;有時你需要用恨去搗亂愛,就像適當植入病毒才能抵抗疾病。
27.心虛者往往拿弱點當武器。
28.我說就像坐蹺蹺板,你不可能任由他把你蹺到天上去,你能把你這一頭壓下來讓蹺蹺板保持平衡,心里一定有個巨大的秘密,只是我暫時沒有發(fā)覺。
29.相信,你才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