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桂林,你會想到什么?
漫山金黃的龍脊梯田,是漓江之上的碧水黛山,抑或喀斯特溶洞的深邃、曲折、雄偉......然而你或許有所不知,在亮眼的山水風光外,桂林還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繁榮的多民族文化交織而生——得天獨厚的自然山水帶來豐饒的物產與靈氣,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鑄成堅硬的基石,于是流連在山水間的桂林人,就這樣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桂林非遺文化。
雕版彩色套印、圓竹剖絲團扇、恭城瑤族山歌、彩調、桂劇、石畫等非遺窮舉難盡,一個個有溫度的文化符號,凝結著人們的智慧與生活情味,是桂林千年歷史的記錄、城市的縮影!
桂林面塑
從雕刻發(fā)展而來,用面塑的手法展現雕塑藝術,把一門藝術帶進千萬戶尋常百姓家,在指尖上傳承著民族世俗風情文化。指尖飛舞,就是一出人間、一個世界。
桂林圓竹剖絲團扇
輕巧、秀美、玲瓏心腸。小小一把團扇,在手藝人的手中,就是桂林山水與人文生活的窗口。輕輕一扇,東方之美盡在其中......
儺面具
是儺戲、儺舞中不可缺少的表演道具,以木刻、紙料為主。面具神情豐富而夸張, 有的滑稽幽默,有的猙獰兇殘。儺面具千年來承載著桂林民間村落的民俗風情,凝結著古老智慧與文藝基因,內涵獨特的文化價值,隨時隨地帶你返回古老村落的繁華舞臺!
龍船歌
是一種專門配合劃龍舟活動的橈丁號子,熱列奔放、節(jié)奏感強、鼓聲鏗鏘,唱詞大多悼念屈原、頌揚龍王、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千年來回響傳唱在漓江之上,唱出華夏人民的安居樂業(yè)、團結奮進,唱出天、地、人渾然共生的樸實信仰。
2023桂林藝術節(jié),
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降現場,
你會在這里遇見怎樣的歷史風情?
本次藝術節(jié),
桂林本土非遺將在兩個板塊精彩呈現!
在山水藝術市集里,我們擺設有非遺的專屬攤位;另還有大量特色非遺演出節(jié)目,在自然公園與街頭巷尾精彩上演!
恭城油茶
茶江靜靜流淌過恭城,鳥鳴喚醒清早第一縷陽光,敲打的聲音開始此起彼伏響起——這是桂林人家在打油茶呢!俗話說,“恭城人的一天從喝一碗油茶開始”,油茶不僅有助于抵御瘴氣濃重的潮濕山林,也是瑤族人婚喪嫁娶等重要宴席所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
傳統的恭城油茶,以本地所產大葉綠茶為主要原料。制作時,需要先用熱油把茶葉、花生、生姜、蒜等食材炒制,之后用特制“7”字形茶槌反復捶打至焦黃,再注入熱水、濾去茶渣,一鍋熱騰騰的油茶便打好了,濃郁香醇、沁人心脾。
來2023桂林藝術節(jié)山水藝術市集,我們一同在秋天的涼風中圍爐而坐,捧一杯暖暖酥酥的油茶。養(yǎng)身的營養(yǎng)飲品、快樂生活的精神食糧、清朝乾隆皇帝御賜的“爽神湯”,還不快來親身一嘗!
精彩紛呈的非遺文藝節(jié)目還將空降你身邊,在桂林城市各個角落上演!桂劇、彩調、文場、漁鼓等一眾桂林傳統特色非遺活動熱鬧登場,可謂“來往綺羅,喧闐簫鼓”!
【演出地點一】東西巷遺址廣場舞臺
【演出場次】2023.10.30-2023.11.3 15:00
【演出地點二】虞山公園
【演出場次】2023.11.3-2023.11.5 15:00
【演出地點三】象山公園
【演出場次】2023.11.5 16:30
桂劇
作為最經典的廣西地方傳統戲劇,唱腔明亮質樸、剛柔并濟,早前桂劇代表團就有參加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的歷史積淀,而今來到2023桂林藝術節(jié),唱、做、念、舞,帶你重返古樸戲曲的光輝之中!
彩調
又稱“哪嗬嗨”,是一種發(fā)源于農村地區(qū)的歌舞說唱。唱詞詼諧幽默,曲調活潑明快,受到萬千百姓一致的青睞喜愛——真正的大眾人民藝術,誰都會唱兩句,誰都會舞幾出!眾樂樂的彩調歌舞現場,怎么能少了你的加入!
漁鼓
“打漁鼓,唱道情!甭暵暆O鼓,是桂林地域文化融合的“活化石”, 演唱時左手抱漁鼓、右手執(zhí)板,按節(jié)奏邊唱邊敲。漁鼓唱詞短小、通俗方言敘事,曲調板式樸實輕快又不失優(yōu)雅多變。大樹下、池塘邊、橋洞底,三五人圍坐一圈聆聽漁鼓,如此畫意詩情、笙歌陣陣,與我們一起從電子屏幕與都市繁忙中解放吧!
文場
又名 “文玩子”“揚琴小調”“鶯歌小調”等,是一種清唱劇類型的曲藝形式。其音樂風格靈活多變,音樂與語言互相緊扣、相輔相成,歷來享有“曲藝寶庫中的一顆明珠”的美譽?靵砼c樹木一同舞蹈,與流水一同歌唱,用藝術對話山水自然!
以上精彩節(jié)目將分別在東西巷遺址廣場、虞山公園、象山公園搭建的舞臺上呈現,演出場次眾多,靈活滿足您的觀看需求!
紛繁非遺走入城市大街小巷,
走入流動自然山水,我們將心懷桂林情,
把經典非遺演繹出全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