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專題 > 焦點 > 華服當潮 > 創(chuàng)意畫報 > 正文 |
華服當潮丨絢麗多姿!彝族百變美衣自帶“調(diào)色盤” |
2024年04月23日 15:10 來源: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 編輯:覃清 |
彝族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彝族的祖先,是古羌人,其歷史要追溯至六七千年前,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到明代時,部分彝族人口遷入廣西,并聚居于百色隆林各族自治縣、那坡縣、西林縣、田林縣等地。 廣西的彝族人口地域分布較廣,服飾顏色、款式、配飾等也受地域特征影響而形式各異。廣西云“華服當潮”系列畫報第10期,關(guān)注彝族傳統(tǒng)服飾。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彝族人民從所處的地域文化、服飾習俗出發(fā),創(chuàng)造出近百種各具特色的服飾風格。廣西彝族服飾顏色依據(jù)聚居地域劃分的特征明顯,分別以黑、白、紅三色為主色調(diào)。但在不同地域的彝族服飾中,整套服飾風格都集合了這三種顏色。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彝族服飾。左1、2、3為那坡彝族服飾,右1為隆林彝族服飾。 黑白紅三基調(diào) 百變美衣自帶“調(diào)色盤” 那坡彝族的服飾尚紅、白兩色。其中,尚白的一眾彝族,主色調(diào)——白主要在上衣體現(xiàn)。女子一般身著白色無扣平臍對襟衣,在胸兜、袖口處點綴黑、紅兩色繡花,腰身系同款繡花大腰環(huán),整體觀感簡約樸實。此外,女子還會戴黑頭帕或花頭格巾,頸部掛方形銀牌,作為衣飾點綴。 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出的那坡彝族女子服飾。萬晶 攝 那坡彝族衣飾喜紅的一眾,女子著平臍對襟長袖短衣,腰上系的是圍裙,下身穿筆筒長褲,頸部戴銀項鏈、項圈。乍一看,整體衣飾上,黑色的面積似乎更大,但巧妙渲染的紅色元素搭配更亮眼吸睛。 那坡彝族男子服飾分3種風格,式樣風格的區(qū)別在于上衣。其中,老人多著“全黑式”,頭纏圓形黑布帕,穿全黑/深藍靛色右側(cè)開襟上衣;中青年、少年以“雜花式”“白衣式”兩種風格打扮,頭包黑白格布,上身穿右衽直襟白衣,襟邊、袖口繡花以裝飾。那坡彝族男子下身均穿黑色齊膝的寬腳褲。 2023年3月28日,隆林各族自治縣迎來70華誕,當?shù)馗髯迦罕姶┥瞎?jié)日盛裝,舉行大型廣場文藝演出,盡情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圖為彝族同胞展示獨有的體育活動“打磨秋”。林斌 攝 服飾尚黑的彝族民眾分布在隆林、西林兩地。女子用彩色頭巾包頭,上穿大襟短衣,下穿或?qū)捦查L褲或多節(jié)彩色褶裙(又稱“五彩裙”)。彩色褶裙不僅沒有喧賓奪主,還把身上的黑色襯得很高級。男子形象一般為:頭扎“英雄結(jié)”,身披“查爾瓦”(形似披風),一身行頭搭配頗具英勇威武氣概。 2023年3月28日,隆林各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上,身著彝族服飾的女孩們。覃文武 攝 隆林彝族男子頭扎“英雄結(jié)”,身披“查爾瓦”。胡兆雙 攝 彝族人民的服飾搭配“簡約而不簡單”。且看彝族女子上衣,就由毛、棉、絲等多種材質(zhì)制作而成,袖子、排襟、前襟、項圈等地方,巧妙地使用彩線勾勒圖案花紋裝飾。繁復的頭飾、胸飾多以針筒、口弦、獐牙等組合拼配拼成,匠心獨具可見一斑。 女孩展示彝族服飾。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南方公司基礎(chǔ)設施分公司 供圖 2024年4月2日,一名女子身著彝族盛裝在南寧三街兩巷景區(qū)打卡拍照。藍華 攝 下期敬請關(guān)注——水族服飾 點擊進入專題了解更多 策劃:羅銳 蔣曉伶 文案:覃清 梁笑天 設計:萬晶 李冬艷 特別鳴謝: 廣西民族博物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廣西南寧桂衣民族服裝有限公司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頁面 查看更多精彩內(nèi)容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