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焦點 > 紀念西南劇展80周年暨第八屆全國話劇優(yōu)秀劇目展演特別報道 > 劇目介紹 > 正文 |
西南劇展·好戲推薦⑩丨話劇《尋味》:這是一個講愛的溫情故事 |
2024年05月01日 11:15 來源:廣西文化惠、南寧劇場 編輯:鄧色迎 |
由文化和旅游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紀念西南劇展80周年暨第八屆全國話劇優(yōu)秀劇目展演,于2024年4月至5月在廣西南寧、桂林舉辦。日前,各大劇目已全面開票。4月17日起,廣西云客戶端推出《西南劇展·好戲推薦》,展播重點推薦劇目。 劇目名稱:話劇《尋味》 演出地點: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大劇場 演出時間: 5月2日(四)20:00 5月3日(五)20:00(專) 劇目類型:話劇 演出時長:約130分鐘/場 演出團隊:全總文工團 劇情簡介: 《尋味》講述的是,1987年,隔絕38年后的海峽兩岸之間開啟“三通”往來。72歲的李金標是當年國民黨第177師北平團的一名老兵。老兵們紛紛返鄉(xiāng)探親,而年少時期在北京胡同里成長的李金標,卻遲遲不歸。直至1992年夏末,他突然帶著兒子李光啟、兒媳楊淑萍與長孫李明維匆匆抵京。這是一次特殊的歸家。在歷史長河中,無情的歲月給分離的兩岸人民留下了無窮淚水,豁裂的傷口之痛伴隨了許多人的一輩子。 視頻來源:全總文工團微信公眾號 《尋味》旨在呈現兩岸一宗的母子、兄妹、朋友間在碰撞中那扣人心弦的深情。當劇中鮮活的人物紛紛登場,歷史留給我們必須直面的矛盾比比皆是。然而血濃于水,兩岸本親,面對人性、人情乃至人的靈魂的種種拷問,最終一切誤會沖突都將渙然冰釋,人物得以回歸本真。是愛讓我們學會了包容與理解,一點點活出了生命的真滋味兒。 這是一個原汁原味,回歸本真的現實故事,有人與人、人與人性、人與人情。這也是一個講愛的溫情故事,是能聞到熟悉的味道,是能看到回家的亮燈。因流離、永別、鄉(xiāng)愁、思念而沉淀在心中的刻骨記憶,尤其是那念念不忘老家中的一段回憶、一口味道,或許就是兒時一日三餐生活中與父母的一杯粗茶、一鍋淡飯、一碗熱湯,或許就是“尋味”。 劇目亮點: 藝術特色 該創(chuàng)作項目圍繞“九二共識”的核心要義,留住連接兩岸的生命記憶,大陸和臺灣戲劇人聯合創(chuàng)作一部舞臺劇作品,紀念兩岸破除藩籬、和衷共濟、共同繁榮發(fā)展的歷史篇章。通過尋訪數位遷臺人物,以他們真實經歷為基礎,創(chuàng)作記錄大時代的生命故事、為幾代人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反映兩岸同胞同根同源的歷史軌跡、血脈相連的情感紐帶,以及對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祖國和平統(tǒng)一的期盼和愿景。 采取兩岸戲劇人合作的創(chuàng)作模式,凝聚了當代著名劇作家龔應恬、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創(chuàng)始人李宗熹作為編劇和導演,聯合打造一部話劇作品,由臺灣牛肉面的傳入與輸出展開故事敘述,從牛肉面開始一場對面條之味、人生之味、離別之味的尋味之旅,從而揭示“國不能再分割、人不愿再分離”的主題立意。 價值意義 以紀念“九二共識”達成30周年作為本次創(chuàng)作的主題。透過遷臺人物故事,帶入珍貴的生命記憶,期為大時代的生命故事、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以此表達崇尚孝道、促進同胞間的省籍融合,追求中華文化在全球落地生根,為中華民族做出積極又富有意義的貢獻。 保住珍貴的歷史記憶,兩岸同胞要共同保住珍貴的歷史記憶,正確認識兩岸同源的歷史軌跡,不斷增強血脈相連的紐帶。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兩岸同胞的共同事業(yè)。 點擊圖片鏈接進入專題 查看更多內容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