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14時,邕江水位已上漲到76.24米。在南寧民生碼頭,記者遇上市民李阿姨,她感慨道:“現(xiàn)在有了防洪堤,城市堤防標準提高了,我們放心很多。住在兩岸的居民再也不用看洪水漲勢搬遷了!
9月12日,南寧市邕江江段迎來今年最高洪峰。記者 周軍 攝
如今,邕江兩岸的江南、江北兩條長堤,給南寧市民帶來了安全感。據(jù)了解,建成于2003年10月的南寧市邕江堤防(江北中堤)工程,起于邕江大橋,止于中興大橋,全長4.7公里,結構為土石混合堤和鋼筋混凝土堤,堤頂寬度4.8米至11.18米,堤頂高程為81.57米至81.87米。這一工程就是在2001年“7.8”洪水后,南寧市人民政府按新修編的防洪規(guī)劃,將江北中堤按堤路園模式50年一遇防洪標準所改建擴建的。
邕江水位上漲,市民用手機拍攝邕江。廣西云-廣西日報見習記者 萬一鳴 攝
近年來,南寧市圍繞提升城鄉(xiāng)防洪保安能力,以堤為主,堤庫結合,加快興建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體系建設:2001年以來,推進建設“堤園路工程”,先后開工建設邕江北岸堤路園工程和南岸堤路園工程、石埠堤、邕寧防洪堤、邕寧水利樞紐、老口航運樞紐、龜山堤、仙葫半島堤等防洪控制性工程,先后實施橫縣蒙江河幸福河段等29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完成護岸建設65公里。特別是“十三五”期間,老口航運樞紐、邕寧水利樞紐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建成龜山堤、邕寧防洪堤二期、仙葫半島堤,新建堤防15.54公里;實施大中小型水庫(閘)加固87座,硬化42座水庫進庫道路,續(xù)建中小河流治理26項,累計治理河長80.74公里,治理護岸115.51公里,進一步提升防洪減災保安能力。
南寧市水利部門透露,目前,城區(qū)堤防除了位于江南區(qū)的白沙堤保護區(qū)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標準外,其余均為50年一遇標準防洪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