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走進百色起義紀念館,記者看到展館的建筑風格、基本陳列融合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不少參觀者站在展廳里,感悟這段民族地區(qū)革命斗爭的光榮歷史。
百色起義紀念館共陳列326件文物、428幅照片,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為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提供了寶貴資源。
依托深厚的紅色底蘊,百色起義紀念館建立常態(tài)化宣傳機制,將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結合起來,讓紅色文化成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力量。多年來,該館先后獲得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全國文物系統(tǒng)先進集體、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稱號。
“右江蘇維埃政府成立之初,就已廣泛吸收各族同胞加入,少數(shù)民族占比超過60%……”展廳內,百色市右江區(qū)實驗小學的紅領巾講解員王紫鈺在為游客講解。
據(jù)了解,百色起義紀念館已連續(xù)14年舉辦紅領巾講解員培訓班,共培訓紅領巾講解員1000余人,涵蓋漢、壯、瑤、苗等民族,累計為國內外游客提供2.5萬余場的講解服務,服務時長超過3.5萬小時!拔覀冏⒅赝诰蚣t色文化內涵,并充分結合民族理論政策,以更生動、更深刻的方式講好紅色故事和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卑偕鹆x紀念館社教科負責人田夏源說。
“百色——中國那一抹紅”紅色主題故事系列宣講會入選2022年度全國文博社教百強案例;紅色舞臺情景劇《右江潮》入選2023年“大思政課”優(yōu)質資源精品項目名單……該館不斷創(chuàng)新宣教模式,打造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民族團結進步社教項目,成為傳播紅色文化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陣地。
“我們將紅色文化陣地打造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大課堂,助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卑偕鹆x紀念館館長農宇屏介紹,自1999年對外開放以來,該館共接待來自國內外的游客超過2000萬人次。
點擊下方圖片鏈接進入專題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