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新報道 教育.文化 社保.就業(yè) 醫(yī)療.計生 住房.基礎設施 環(huán)保.水電 政務.交通 典型事跡 |
|
|
|
|
|
|
|
|
|
|
![]() |
《公共服務藍皮書》摘錄 |
|
1、基本公共服務力應當成為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 藍皮書指出,在政績考核過程中,要逐步淡化GDP比重,增加基本公共服務力(ABPS)比重,從而構建有利于推進社會管理工作并與科學發(fā)展觀相適應的政績考核體系。 |
||
2、住房保障、社會保障和就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群眾關注度最高 藍皮書指出,基本公共服務關注度調查結果顯示:公眾對九大基本公共服務的關注順序依次為:住房、社會保障與就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公共安全、基礎教育、公共交通、城市環(huán)境、文化體育、公職服務,其中前三項占比超過六成。 基本公共服務關注度調查的實踐意義在于為進一步明確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工作方向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當前公共服務面臨的難題就是公共服務產品的投放方向和供給結構不夠明晰。需求決定供給,公共服務產品的需求決定公共服務產品的供給。因此,調查和研究公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程度和關注程度是明確供給結構的關鍵。關注度調查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調查結果客觀反映了公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和關注程度。調查數(shù)據(jù)將對政府的公共服務決策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調查結果顯示,住房、社會保障和就業(yè)、醫(yī)療與公共衛(wèi)生是當前公眾最關注的三大民生問題。這表明,政府在“十二五”期間,住房、社會保障和就業(yè)、醫(yī)療與公共衛(wèi)生等公共服務的供給應該是重點工作方向。 |
||
3、公眾對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一般,總體水平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藍皮書指出,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公眾對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較低,但能夠承受。 在九大類公共服務指標中,公眾評價為“非常滿意”的沒有,評價為“比較滿意”的有文化體育、公共交通、城市環(huán)境、醫(yī)療衛(wèi)生、公職服務五類,評價為“一般”的有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基礎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yè)。評價為“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沒有。各類加權平均得分為57.6分,評價描述為“一般”。 由此可見,公眾對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總體評價較低,但還處于可以承受的范圍內,沒有到“非常不滿意”或“不滿意”的程度。 藍皮書認為,這一方面表明,我國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總體水平還是基本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的,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認可;另一方面,公共服務還有發(fā)展的潛力,還存在比較大的提升空間。 |
||
4、基本公共服務的滿意度與GDP沒有直接關系 藍皮書指出,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與GDP的對比分析顯示,公眾對基本公共服務的滿意度與GDP沒有直接關系。調查表明,要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不能僅僅依靠GDP的增長,更要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提高政府社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通過比較2010年各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排序和GDP排序發(fā)現(xiàn),GDP高的城市,滿意度并不一定高。通過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排序和GDP排序的匹配研究發(fā)現(xiàn),在38個主要城市中,還有超過三成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與GDP不夠匹配,即經濟社會發(fā)展還不夠協(xié)調。 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是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要求,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應有之義。然而,長期以來,對經濟社會是否協(xié)調的判斷始終只有定性分析,而缺少定量研究。GDP與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的匹配度研究對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協(xié)調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GDP與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的匹配度可以作為判斷經濟社會發(fā)展協(xié)調性的重要指標。 GDP的高低并不能決定公共服務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社會建設中一方面不能唯GDP論,不能僅僅將提高GDP作為提升滿意度水平的唯一手段,而忽視社會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能將地方經濟不發(fā)達作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力提供不力的借口。 公共服務水平的高低受綜合復雜因素的影響,政府對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視程度、公共財政的投入總量和投入產出效率、社會管理的體制機制、資源稟賦等因素也是影響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
||
5、公眾對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最高的是“文化體育”,滿意度最低的是“社會保障和就業(yè)” 藍皮書指出,全國38個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公眾對基本公共服務各方面的滿意程度不均衡,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存在明顯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從公共服務的9項指標來看,公眾評價從高到低依次是文化體育、公共交通、城市環(huán)境、醫(yī)療衛(wèi)生、公職服務、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基礎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yè)。公眾評價最高的是“文化體育”,公眾評價最低的是“社會保障和就業(yè)”,評價相對較低的有“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基礎教育”。 藍皮書認為,這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文化體育事業(yè)的相關公共服務及其產品比較好地滿足了公眾的需要。而社會保障和就業(yè)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則是公共服務方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需要不斷加強,政府應根據(jù)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整公共服務的著力方向,不斷改善公共服務質量。 |
![]() |
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評價排名 |
|
藍皮書指出,根據(jù)對2010年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分析,我國38個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評價排名前十的分別是:青島、北京、寧波、大連、拉薩、珠海、杭州、重慶、廈門、鄭州。 其中,公共交通滿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珠海、拉薩、海口、寧波、銀川、重慶、杭州、廈門、青島、南寧。 公共安全滿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拉薩、上海、大連、北京、廣州、成都、重慶、杭州、珠海、沈陽。 住房保障滿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哈爾濱、銀川、青島、拉薩、寧波、鄭州、北京、長春、大連、長沙。 基礎教育滿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拉薩、寧波、貴陽、青島、北京、深圳、珠海、大連、汕頭、南昌。 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滿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鄭州、青島、深圳、廣州、長春、哈爾濱、廈門、北京、上海、銀川。 醫(yī)療衛(wèi)生滿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重慶、珠海、寧波、成都、汕頭、大連、石家莊、杭州、海口、南昌。 城市環(huán)境滿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珠海、海口、廈門、青島、大連、西寧、南寧、杭州、昆明、拉薩。 文化體育滿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北京、拉薩、大連、深圳、杭州、成都、沈陽、廈門、貴陽、青島。 公職服務滿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上海、青島、寧波、合肥、沈陽、廣州、深圳、廈門、昆明、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