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記者 曹哲虎 石靈玲 實習生 藍天寧 石秋明 文/圖
去年一弓香蕉可以賺20多元,今年卻虧損了,這兩年對于蕉農來說,簡直就像坐過山車。廣西是全國第二大香蕉生產基地,今年廣西的香蕉滯銷了,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近日香蕉的價格終于有所回暖,那以后假如再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不是還要再發(fā)起一次“愛心香蕉”銷售行動呢?
在南寧,香蕉1元錢3斤;而在北方,卻是3元一斤。一包香蕉片,成本不要1元,售價卻高達4元,可惜南寧人難以吃到本地企業(yè)生產的。對于香蕉的出路在何方?不少業(yè)內人士表示,改變南寧市的香蕉市場位置是關鍵,對香蕉進行深加工是最終的出路。
在高新糧油批發(fā)市場的“愛心香蕉”銷售點里,蕉農正忙著給香蕉過磅。
現狀一:大型蕉商都不是本地人
“前幾年,我都在廣東打工,家里的土地都讓給兄弟耕種。去年,每一弓香蕉可以賺20多元。一年下來,我在廣東的收入遠遠比不上家中的兄弟,于是,我也就回家種香蕉了。”住在南寧市金陵鎮(zhèn)的陳先生很懊惱地對記者表示,本打算回來好好賺一筆,沒想到今年的價格這么低,又要虧了。
其實,和陳先生有一樣想法的大有人在。最近幾年,由于香蕉的收成不錯,不少農民都放棄了其他的掙錢機會,轉而開始種植香蕉,然而一場意想不到的變故,讓不少蕉農傷透了心。
“為什么每一個人都去種香蕉,而沒有人想到要去販賣香蕉呢?”溫州商人藍桂華對記者表示,目前所有的大型蕉商都不是香蕉產地的人,這讓他實在看不懂。在他看來,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下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