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足少年的“法官媽媽”
2009年,文惠新被任命為玉州區(qū)法院少年刑事審判庭庭長。她用一名母親特有的柔情,挽回了一顆顆曾經(jīng)失足的年輕的心。
失足少年小宗(化名)進入看守所后,文惠新特地帶著他母親寫的一封信去看他,在小宗冷漠的表情前,文惠新展開信紙,為他讀起媽媽的信。讀著讀著,女法官自己不禁熱淚滾滾,讓少年十分羞慚。
“我曾經(jīng)想過,像我這樣一個感情豐富的女性,是否適合做審判這項看起來十分理性的工作。”文惠新感嘆說。但實際上,正因為她的柔情與細心,讓許多失足少年重新獲得了關(guān)愛與肯定。
曾有14名少年卷入一起群體斗毆的故意傷害案,其中不少孩子來自偏遠農(nóng)村。本來通過調(diào)解賠償可以減輕刑罰,挽救孩子,但被告人父母對于承擔賠償責任很有情緒,干脆連開庭都不參加了。
眼看這一最佳挽救孩子的方案就要泡湯,文惠新沒有放棄,她與少年們談心,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寫下悔過書,還多次到學校請求保留他們的學籍。為了讓家長能來開庭,她甚至自掏腰包資助一名農(nóng)村家長的食宿路費,為的就是讓孩子們感到自己沒有被家庭和社會放棄。最終,賠償協(xié)議成功達成,14名少年因為主動認罪、積極賠償并得到受害人諒解,法院最終判處緩刑。面對這一結(jié)果,少年們含著熱淚稱文惠新“法官媽媽”。最小的一個孩子還特地走了四五里山路,把自家種的一袋紅薯送給了文惠新,法官媽媽含著熱淚收下了這袋禮物。
“他們就像一棵小樹苗,彎曲了,我們能拉就拉他一把,誰沒有孩子呢?”文惠新的滿腔熱誠,打動了許多女企業(yè)家,她們跟著文惠新去看望失足孩子,讓他們安心服刑,不為出路擔心。她還帶著失足少年到福利院去,給小朋友發(fā)水果,陪老人家活動,一個個冷漠而扭曲的青春,就這樣慢慢被她溫暖過來。
上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