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安寧鄉(xiāng)人口不多,卻是緊鄰越南的邊陲鄉(xiāng)鎮(zhèn)。巡界碑成為韋壽增必行的工作之一,每次到古龐村開展工作,他都要步行兩三個小時山路,巡查村內(nèi)的4塊界碑。“這是標志國家主權的界碑,不容馬虎。”從他厚厚的嘴唇里說出的話,仿佛還印在崎嶇的山路和古龐村民心上。
安寧也是靖西礦產(chǎn)資源最豐富的鄉(xiāng)鎮(zhèn)之一,當?shù)氐V脈發(fā)達,品位高、埋藏淺,如果用專業(yè)機械進行采挖,一天就能挖走價值十幾萬元的礦石。作為國土所長,韋壽增手握辦理采礦證、巡查礦點的重要權力,他嚴詞拒絕礦老板“睜只眼閉只眼,每月二三萬”的要求,斥退多名盜采分子的故事,發(fā)生得太多,讓人不禁對他產(chǎn)生腰纏萬貫、身懷絕技的想象。而站在韋壽增老家有著70年房齡的瓦房前,人們終于相信,他那句“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分量。
如此殘破的老房在村里亦屬罕見:顫巍巍的木地板下飄來飼養(yǎng)豬牛的異味,竹片織就的兩壁早已朽爛過半,前夜肆虐的暴風雨留在屋中的潮氣還未散去。韋壽增83歲的爺爺、85歲的姑婆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就“蝸居”于此。韋壽增非但無錢翻新舊屋,每逢周末,他還要駕著服役十載、零件松散的舊摩托車奔走幾十公里回來侍弄老家的3畝煙田——每年賣烤煙的幾千元所得,就是一個基層干部惟一的“額外收入”。
韋壽增每月1900元的工資,和同為鄉(xiāng)干部的妻子加在一起不足4000元,卻還要養(yǎng)活患病的爺爺、姑婆、老父、老母、妹妹,以及3歲半的小女兒。窘迫的生活威壓下,韋壽增長年只著迷彩服和工作服。
韋壽增走得太突然,貸款蓋起的小樓3年多里只裝修到半截,還留著兩萬多元的欠款;老父親經(jīng)受不住打擊,在他離世一個多月后也撒手人寰;他只來得及給小女兒思穎過了3次生日……
但他又仿佛沒有離開。一場向韋壽增同志學習的熱潮在革命老區(qū)百色掀起,百色市國土局局長張寒表示:“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的忠誠、對人們的熱愛以及對工作的熱情,從他身上折射出來的高尚情操將永遠激勵國土系統(tǒng)全體干部職工。”
上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