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黃春林接受采訪。
“自從溫爺爺來了后,村里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寫信給溫爺爺,是想讓他知道現(xiàn)在我們村里各家各戶都有了自來水,進村的道路變成了水泥路。”現(xiàn)在東蘭縣縣城中學讀初二的東蘭縣東蘭鎮(zhèn)田洞村好言屯村民黃春林說,她寫給溫爺爺?shù)倪@封信,足足思考了一個禮拜,前后共修改了六次才寫好。
黃春林在信中寫道:一年來,我們好言屯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我們修建了很多家庭水柜,全屯28戶家家戶戶架通了自來水,現(xiàn)在就算天再旱,我們也不愁沒有水喝?h里還幫我們修建了屯里到村頭的水泥路,進出的路好走了。我們屯又有4戶重建了新房,您親切慰問的95歲高齡的孫繼凡爺爺在政府的支持和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也建起了新房,近日已歡歡喜喜的搬進了新房。他逢人就說:“這是總理送給我的新房。”
黃春林說,她寫好信后就非常期待溫爺爺?shù)幕匦牛?ldquo;溫爺爺太忙了,收到他的回信可能是在一年以后。”5月22日,當她得到溫爺爺給她回信了,她首先就打電話告訴遠在廣東打工的父母,“我父母都很高興,我是感到很意外但又不算是意外。”
黃春林告訴記者,她一定會好好學習,長大了成就自己的夢想。
相關文章:
溫家寶總理回信在東蘭激起巨大反響
“我們的日子一定越過越好!”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許丹婷 黎攀
“總理回信了!”5月23日,東蘭縣三石鎮(zhèn)巴造村管水員黃啟思在轟隆作響的泵房里聽到村支書黃遠氣喘吁吁地帶來的消息時,愣了一下,立刻狂喜地跑出泵房。在巴造村集中飲水工程水源蓄水池和一片綠油油的秧田前,黃啟思質(zhì)樸的笑容中飽含淚水:“沒想到總理這么忙,還抽出空來關心我們,真想念他啊……”
“總理回信了!”這讓就讀于東蘭縣城中學初二年級的黃春林同學既興奮又期待,好消息也像長了翅膀般傳遍東蘭:“真希望溫總理能親眼看到我們身邊發(fā)生的這些變化。我要更加努力學習,決不辜負溫爺爺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2010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飛赴廣西,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給飽受旱災之苦的干部群眾送來黨中央、國務院的深情關懷和親切問候。在考察中,溫家寶強調(diào),要根本解決水的問題,切實把這件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好?偫淼脑捳Z給予干部群眾極大鼓舞。東蘭縣水利局局長韋國亮充滿感恩地說,溫總理提出“來水時能存得住,干旱時能用得上”的重要指示,為東蘭發(fā)展水利事業(yè)指明了方向。該縣立即啟動水源工程建設,致力解決群眾的飲水不安全、農(nóng)田灌溉難問題。群眾都拿出幾十年前跟著共產(chǎn)黨鬧革命的勁頭,在政府財政支持下,大搞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縣水利事業(yè)進入歷史上最好最快的發(fā)展時期。
巴造屯74歲的黃奶龍家中勞力都已外出打工,她還堅持背著小孫子,每天起早貪黑同鄉(xiāng)親一起披荊棘、挖土石、開溝渠。目前,巴造村已建成三面光渠道2000米,容積達3000多立方米的水源蓄水池蓄滿地下水。如今,巴造村的村民們高興而自豪地說:“再旱,我們也不怕了!”
“不僅如此,我們的生活還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總結起來就是樹綠、路平、河通、水便四個方面。”巴造村74歲的老人黃漢凡驕傲地介紹。
——該村新種植林木50畝,2000多株榕樹、羊蹄樹、桂花樹等將原本光禿禿的山坡裝點得郁郁蔥蔥。
——長1.2公里、投資48萬元的進村水泥路于今年3月建成,村民們一舉告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歷史。
——橫穿村莊的巴造河再也不能隨意肆虐,該村投資42萬元,沿河道建成長長的河堤,有力解決了灌溉和汛期洪水問題。
——自從修建集中供水項目,成立管水協(xié)會,巴造村民們開始享受0.6元/立方米的生活用水和0.43元/立方米的灌溉用水。管水員只需輕松扳動閥門,生活用水就順著水管沿坡來到山上200多立方米的水池里,經(jīng)過過濾和消毒,流入全村各家各戶。有了充足的灌溉用水,巴造屯今年提前20多天插上了秧,水田面積增加50畝,村民收入將有所提高。
上一頁 下一頁 |
第 [1] [2] [3] [4]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