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崇高速公路最長橋——掃火山大橋。
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廖慶凌 通訊員 黃劍 黃共進
四方山,上思北面最高的山,橫亙于上思與扶綏交界處。必經(jīng)此地的欽崇高速只能穿腹而過。
欽崇高速全長129公里,總投資64億元。分離式的四方山隧道左洞長3405米、右洞長3390米,是欽崇高速最長隧道,也是我區(qū)在建和已投入運營高速公路中第三長的隧道。
9月22日午時,烈日高照。在四方山隧道口,記者看到一輛輛運泥車,正源源不斷地從隧道內往外運送泥土,入口處的風機高速運轉,向隧道內輸送新鮮空氣。未入隧道已感受到緊張的施工氣氛。右隧道內,粉塵彌漫,在密集的照明燈的照耀下能見度也不高,空氣夾雜著嗆人的硝煙氣味,機器的轟鳴聲直灌耳膜。隧道深處,巨大的腳手架上,三三兩兩頭頂安全帽、面戴口罩、身著工作服、腳穿水鞋的工人正用鉆機打鉆。
“從三級支護開挖變?yōu)樗募壏雷o開挖后,每天只能掘進3米。”隧道深處,挖掘爆破班班長楊建明對記者說。據(jù)介紹,四方山隧道勘探設計時為三級支護開挖,但在施工中,發(fā)現(xiàn)隧道地質非常復雜,變化多,為了施工安全,不得不提升防護等級,采取四級支護開挖,掘進速度因此由每天5米降到3米。
“四方山隧道工期長、投資大、施工難、風險高,是欽崇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施工進度的快慢直接影響欽崇高速建成通車時間。”隧道技術負責人文武介紹說,“而四方山山體中圍巖破碎、裂隙發(fā)育,地下水呈點滴狀,圍巖不穩(wěn)定、易坍塌。所以施工時需特別小心。”
去年四方山隧道就發(fā)生了兩次大塌方。4月15日左洞滲水塌方,泥漿倒灌已開挖隧道四五十米;6月17日右洞冒頂。兩次塌方共花了9個多月時間才清理完畢,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
“所幸的是兩次意外都無人員傷亡。”全程參與了右洞塌方清理施工的楊建明說,“清理工作難度是極高的,首先要搭大管篷注漿,然后支護立孔。支護立孔每次只能推進42厘米……”
下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