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團所在的公寓懸掛著中國國旗。特派記者 駱萬麗攝
奧運村餐廳有幾個足球場那么大。特派記者 駱萬麗攝
運動員的床只有1×1.8米。特派記者 駱萬麗攝
廣西新聞網(wǎng)特派記者 駱萬麗 玉智威
倫敦奧運會奧運村對于許多人來說,稱得上是一個神秘之地。為了讓運動員安心備戰(zhàn),避免外界的過多干擾,組委會對奧運村設置了重重關卡,不僅普通市民無法靠近,就連經(jīng)過官方注冊的記者也要提前申請、限制人數(shù),而且采訪區(qū)域只限于廣場區(qū),運動員居住的生活區(qū)絕對是“禁止進入”。26日,倫敦奧組委專門安排了奧運開幕前的最后一次媒體開放日,讓記者得以進入這個“禁行區(qū)”,了解運動員的生活起居。
美麗的小鎮(zhèn) 休閑的氣息
如茵的綠草地,遍布著濕地和池塘,一棟棟嶄新的小樓掩映在重重疊疊的樹影中,散落在各處的小木屋,陽光下一排排休閑躺椅,飄揚在空中的輕柔歡快的鄉(xiāng)村音樂,處處都顯露著午后悠閑的氣息。整個奧運村找不到一絲的緊張和生硬,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美麗而安靜的英格蘭小鎮(zhèn)。很顯然,奧運村在設計上是希望能讓運動員找到一個放松身心的休閑之所,一個緊張之余的溫暖之家。
奧運村內(nèi)建筑配套頗為齊全。郵局、酒吧、銀行、超市,小型運動場、游戲室、俱樂部、理發(fā)店等設施一應俱全,據(jù)工作人員介紹,理發(fā)店還為運動員提供免費的造型服務,甚至是為運動員刮胡子。村內(nèi)設有24小時服務的服務中心,來自17個國家的志愿者可以用多國語言為有需要的運動員提供服務,比如翻譯、提供生活必需品,甚至包括為前來助陣的運動員家人盡可能地提供住處等等。
下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