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的日子越過越有勁”
——喜看邕江水上人家的新生活
“洗腳上岸”后的生活越來越好,趙長強的妻子林雪英一臉的滿足。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文彩云 文/圖
2013年除夕,記者走進曾是邕江“水上人家”的船民漁民家里,見證了他們上岸生活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一年過去了,“洗腳上岸”后的他們過得怎么樣?就業(yè)、社保、孩子上學等都如愿實現(xiàn)了嗎?今年除夕,記者進行了回訪。
走進南寧市江南區(qū)富寧新興苑,一棟棟鵝黃色外立面的建筑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溫馨。小區(qū)道路兩側(cè)的綠樹上、居民家的陽臺上都掛起了紅彤彤的小燈籠,年味十足。小孩子們穿著新衣,吃著零食,在院子里追逐嬉戲……
“雞鴨魚肉、香腸、臘肉,樣樣都準備有。”在去年回訪過的趙長強家,年夜飯桌上的菜肴香味四溢。這套86平方米的安置房比去年布置得更加溫馨,客廳的墻壁貼上了米色的墻紙,掛上碎花的布藝落地窗簾……如今,家中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熱水器一應俱全。“有了房子,有了工作,孩子們上學問題也解決了,上岸的日子越過越有勁。”再次見面就像老友重逢,趙長強一家人跟記者分享起上岸后新生活的點點滴滴。
妻子林雪英比去年看起來更精神。說起上岸后的新生活,林雪英話匣子就收不。含F(xiàn)在一家人住上寬敞明亮的房子,再也不用擔心刮風下雨;孩子就在附近的公辦學校上學,走路不到10分鐘;生病也不怕了,看病、買藥都可以刷醫(yī)?ǎ晃液蛺廴硕颊伊艘环莪h(huán)衛(wèi)工作,家里每月收入有4000多元,工作穩(wěn)定又能顧家……
“上岸后,再也不會感到孤獨了。”趙長強的小兒子趙佳現(xiàn)在就讀于南寧市五一西路學校,上岸生活后他比以前開朗很多。他說,以前最怕同學問起家住在哪里,破破爛爛的小船搖搖晃晃不安全,從來都不敢請同學來家里做客,幾乎很少跟同齡人來往,F(xiàn)在有了房子,可以經(jīng)常請同學來家里玩。說到這,趙佳一臉開心。
采訪結(jié)束時,記者在小區(qū)里巧遇淡福南老人,他正趕著去附近的女兒家吃年夜飯。淡福南曾經(jīng)也是邕江上的老漁民,今年74歲。“現(xiàn)在每月都能領(lǐng)到600多元的養(yǎng)老金,上岸后的生活更加有了踏實感。”而在以前,別說養(yǎng)老金,就連上岸定居,這都是做夢也不敢想的事,老人喜上眉梢。
從2012年9月起,南寧市政府籌措2.3億元資金作為專項經(jīng)費,開始推進對邕江的綜合整治工作,幫助常年生活在水上的船民漁民上岸安居。目前邕江34公里整治段船民漁民3000多人已“洗腳上岸”,并得到妥善安置。他們像南寧其他市民一樣,過上了住有所居、勞有所得、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