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駱 怡 通訊員 黃婷婷 劉 湘
李羽鋒麻利地從蛇箱里扯出一條兩米來長的眼鏡蛇。伴隨著“嘶嘶”的聲音,他反手一抓,就像精確測量過一般,捏住了毒蛇的頸部,將毒蛇平放在工作臺的臺面上。此時,毒蛇張開大口,暴出兩顆紅白獠牙。李羽鋒騰出右手,拿一只小杯子送入毒蛇口內(nèi),讓其咬住。瞬時,毒液從毒牙中流出……
“每天跟毒蛇打交道,就算再牛的養(yǎng)蛇人,都存在一定的危險。”李羽鋒伸出右手,他的無名指已彎曲,那是被毒蛇咬傷后留下的后遺癥。
李羽鋒是博白縣江寧鎮(zhèn)江寧村人,1980年出生,現(xiàn)在是當(dāng)?shù)赜忻?ldquo;蛇王”。2013年,他的蛇場養(yǎng)殖量達6000多條,創(chuàng)收150多萬元。他還建立了蛇病理藥理實驗基地和實驗室。從創(chuàng)業(yè)到成功,他花了不到3年時間。
3年來,李羽鋒被毒蛇咬過無數(shù)次,所以一直隨身帶著刀具和蛇傷藥,正因為這種“不怕咬”的精神,他從“門外漢”變身“百毒不侵”的專家。在博白,他的經(jīng)歷就是一段傳奇。
3月5日,記者前往對其進行采訪。
當(dāng)天8時,李羽鋒將凍雞肉進行解凍,同時打掃蛇舍,“與蛇共舞”的一天開始了。
記者看到,蛇舍地面鋪著粗沙,正中央搭起鋪子,上邊蓋了兩三層被褥。掀開被褥,數(shù)十條大蛇開始蠕動,對于這樣的場景,李羽鋒早已熟視無睹,他將解凍過的雞肉裝在盆里,放置在鋪下,讓蛇自行爬下吞食。
喂食完畢,11時,李羽鋒鉆進了實驗室。這個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墻上貼滿了各種蛇病的解剖圖,整齊擺放著顯微鏡等各種儀器,還有一柜子防治蛇病的藥物。
下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