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家就在”
——記“最美孝心女孩”陳春林邊上學邊精心照料癱瘓父親
陳春林在給爸爸洗腳。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蔣 勤 通訊員 廖超文 文/圖
“鈴……”放學的鈴聲響起。
“爸,我回來啦!”鐘山縣一中附近一間簡陋的出租房里,一個女孩推開房門,走了進去。隨后,女孩挽起袖子,淘米、洗菜、燒水,打來一盆熱水,開始給癱瘓在床的父親陳世日擦洗身子、按摩穴位。飯好了,女孩一口一口地給父親喂飯,然后才溫習當天的功課……兩年多來,這個16歲的女孩每天都做著同樣的事情。
16歲,正是一個女孩的花季,可是在她身上,磨難卻太多——
9歲時,母親因腦溢血離世;14歲那年,正在外地打工的父親突然中風偏癱,她只好休學回家,一邊自學,一邊照顧父親;15歲,她毅然帶著父親上學。一年多后,經過她的精心護理,父親已經能一次站立半小時……
這個女孩叫陳春林,鐘山縣清塘鎮(zhèn)英家村人。小時候,家里雖不富裕,卻是完整幸福的。然而,天災人禍帶給了這個女孩巨大的挑戰(zhàn)。母親早逝,父親癱瘓,弟弟還幼小,全家的重擔都壓在了她幼小稚嫩的肩上。
那時,休學在家的陳春林為了彌補家用,白天到一家燈具廠串彩燈,晚上在家照顧爸爸。
為了讓爸爸盡快恢復健康,她每天買兩元錢的肉給爸爸煮肉粥吃,自己卻謊稱在廠里吃了飯。有時,夜里實在餓得受不了,她就背地里抓兩個生紅薯來啃。
孩子的一切哪里瞞得過父親的眼睛。癱瘓在床的陳世日經常躲在被子里痛哭,幾次要放棄生命,免得拖累孩子。
陳春林開導父親:“爸爸,只要你在,不論什么困難,我們都可以克服。”
陳春林知道,要想讓爸爸站起來,首先自己不能垮,只有自己堅持住,父親才能挺住。
為了讓父親盡快康復,她每天給父親拍打全身,攙扶父親做四肢屈伸動作,有時一做就是幾個小時,一天下來胳膊酸得抬不起來。但她從不叫苦喊累,咬牙堅持著。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的身體逐漸有了起色。
下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