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最古老的綠柱石珠飾
這些優(yōu)雅的珠子,仍然牽動著人們的心。今年上半年,合浦漢墓發(fā)掘主持者、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熊昭明,求助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打算對它們重新鑒定。
該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青會帶著兩種便攜式儀器——能量色散型X射線熒光光譜儀和拉曼光譜儀到了合浦,為這6串飾物上的69顆寶石做了化學成分分析。雖然事前已有揣測,鑒定結果仍然給了人們一個驚喜——真正的水晶只有28顆,另有36顆屬于綠柱石寶石(包括海藍寶石16顆、金綠寶石8顆、透綠寶石12顆),其余為鐵鋁榴石、鉀硅酸鹽玻璃等。
“此次發(fā)現(xiàn)的綠柱石珠飾,是目前中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該類寶石。”李青會告訴記者,根據(jù)報道,我國出土該類寶石的最早記錄是明代的金綠寶石和祖母綠(即透綠寶石)等,出土于湖北省鐘祥市梁莊王墓,被認為是鄭和下西洋時所帶回的珠寶。而合浦漢墓出土的綠柱石,則比它早了1600多年。
水晶和綠柱石用肉眼真的難以分辨嗎?李青會說,質量好的水晶(包括無色水晶、紫水晶等)與綠柱石寶石,在硬度、色調和透明度上都比較接近,肉眼不容易區(qū)分。20多年前的分析技術有限,人們還不清楚構成寶石的礦物質有哪些,只能根據(jù)類型和形狀來區(qū)分,難免會有偏差。
記者獲悉,根據(jù)研究需要,雙方計劃在合適的時機繼續(xù)合作,對合浦漢墓出土的其他寶石做進一步科學分析。
上一頁 下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