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對親情重新振作擊退癌癥
廣西新聞網(wǎng)-當代生活報記者 陳佳嘉
人物:周先生
年齡:63歲
患癌史:結腸癌6年
勵志語:不要遠離自己的家人,這樣你就有力量重新站起來。
“只要有我女兒在,父親的天永遠是晴天。”6年前,周女士剛剛生下女兒兩個月后,57歲的父親被診斷出患了結腸癌。
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周女士的父親周先生有些自責:“那時家里的情況糟透了。當時家人正在為外孫女的出生而高興時,我卻病倒了。為了我,女兒天天往醫(yī)院跑,看病、檢查都陪在我身邊,剛出生的孫女常常因為沒有奶吃而哭個不停,女兒因為漲奶疼得都站不起來了。”
看著為他忙碌的一家人,周先生說,當時他怨恨自己成了家人的負擔。
“父親好幾次把我從醫(yī)院罵走,甚至不允許我到醫(yī)院看他。”周女士稱,在將近1年的時間里,父親接受了放療、手術等治療。“在那一年中,父親變得異常的安靜,很少與家人溝通,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望著窗外,”周女士和家人都認為,只有讓父親振作起來,才是戰(zhàn)勝病魔的希望。
有一次,周女士將女兒交給父親幫看幾分鐘,再回到房間時,周女士看到不滿周歲的女兒正笑著摸著父親的臉,而父親已經(jīng)哭得不行了。
“那是我生病后第一次有想好好活下去的想法,如果我能聽孫女叫我一聲外公該多好!”從那時起,周先生不再被動的接受治療,而是積極的面對,“心態(tài)變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都不一樣了。”周先生笑著說。
家人也發(fā)現(xiàn)了外孫女給周先生帶來了戰(zhàn)勝病魔的力量,為此周女士和丈夫商量后,一起搬回了父親家,讓女兒陪在父親身邊。
“外孫女1歲半大的時候,突然對著我喊了一句‘公’,我頓時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所有的病痛也不再會壓垮我。”就這樣,周先生重新振作了起來,天天鍛煉身體,配合醫(yī)生的治療。
3年前,周先生的外孫女上幼兒園,他主動承擔起接送的任務。如今,外孫女已經(jīng)上小學了,他依舊在校門外等待外孫女放學。“我身體好了,不僅不會拖累大家,甚至還能幫幫她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更重要的是,我能天天看到外孫女的笑臉!”
周先生想對病友們說,不管你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不要遠離自己的家人,這樣你就有力量重新站起來。
結束語:
本報“認識癌癥,遠離癌癥”系列報道到今日結束了,您對癌癥是否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呢?遠離癌癥,遠離疾病,我們可以做的其實很多——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運動,學會給自己減壓,讓自己擁有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這些,都是健康生活的前提。
當然,如果您不幸患上癌癥,也不必自棄,看看本期本報采訪的這幾位抗癌人士,他們的堅強與樂觀,相信你能感受到更多正能量!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祝讀者朋友們健康幸福!
上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