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專題 > 科教 > 桂風壯韻 壯族三月三 > 要聞 > 正文 |
三月三假期第一天 南寧各大場館迎來人流小高峰 (3) |
2016年04月09日 06:55 來源:廣西新聞網(wǎng)-當代生活報 作者:黃占玲 編輯:利雪娟 |
在自治區(qū)圖書館,傳統(tǒng)手工藝人在展示壯錦編織。 看展演 眼花繚亂的民族技藝 三月三期間,廣西博物館邀請了來自臺灣的太魯閣族同胞,聯(lián)合廣西本地的壯族民間藝術家進行民族展演。在昨日的活動現(xiàn)場,太魯閣族同胞帶來了極具特色的木琴表演。據(jù)介紹,制作太魯閣族木琴所用的木材材質(zhì)非常輕,因此敲擊時可以發(fā)出十分清脆的聲音。太魯閣族人常喜歡奏口簧琴來表達內(nèi)心的愛意,有時也會借著琴聲來思念已故的親人。當天,壯族的天琴和太魯閣族的特色樂器在廣西博物館內(nèi)聯(lián)袂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駐足聆聽,“他們的琴聲都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我感覺各民族之間的文化是相通的。”市民蘇女士說。 除了精彩民族展演讓人流連忘返外,廣西博物館現(xiàn)場舉辦的碰彩蛋、舂糍粑、打油茶等活動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參與。其中,碰彩蛋活動最受大家的喜愛,據(jù)活動主持人介紹,彩蛋是將煮熟的雞蛋染成彩色,用于小伙子和姑娘在趕歌圩時傳情,發(fā)展至今,碰彩蛋還有碰出好運氣的寓意,因此現(xiàn)場有不少游客躍躍欲試。游客汪女士和兒子當天一起體驗了這個游戲,她還故意將自己的雞蛋碰破,輸給了兒子。在汪女士看來,雖然這只是個游戲,但她還是想把最好的彩頭留給兒子。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