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科教 > 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 > 圖片窗 > 正文 |
"壯族三月三"廣西各大場館精彩活動等你參與(圖) |
2017年03月31日 07:52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作者:朱映伊 黃占玲 黃麗秋 編輯:利雪娟 |
各場館精彩活動等你參與 廣西民族博物館: 傾聽繡球里你所不知曉的門道 來自靖西的黃美靜在廣西民族博物館現場制作繡球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朱映伊/文 徐天保/圖)3月30日上午,馬山會鼓、煙墩大鼓、南丹古蘭鼓、凌云長號……來自廣西各地的鼓號在廣西民族博物館齊齊奏響。在鼓聲中,12位“劉三姐”為市民們獻上了動聽的迎客山歌和美酒,而由百名歌手組成的三姐對歌方陣,讓在這里過節(jié)的市民置身于歌海之中。 在廣西民族博物館,除了能看到桂風壯韻“三月三”——2017年廣西“壯族三月三”文化活動的精彩演出之外,還可以到民族村里的廣西米粉博物館參觀,通過一幅詳細的米粉地圖對廣西的米粉有一個全面認識。 在風雨橋上進行的七彩服飾非遺展示區(qū),廣西人最熟悉的繡球制作,仍然是市民最喜歡的一個工藝品。“拳頭大小的一個12瓣繡球,我一天就能做完!眮碜跃肝髋f州的黃美靜正在現場制作繡球,各色繡著各種圖案的繡片讓市民愛不釋手。都知道繡球是壯族青年定情的信物,可是繡球上的圖案有什么意義呢? 黃美靜說,繡球大多為12瓣,有的繡球每一個花瓣都繡著鮮花,是一年四季里最有代表性的鮮花,還有的繡球會繡上各式吉祥之物,如春燕、仙鶴、龍、鳳等。球上朵朵鮮艷的花與掌管生育之神的花婆有很密切的關系,花朵預示了蜜一般的愛情生活,婚后的子孫滿堂,F在常見的繡球上,用的都是平繡,也就是用一根絲線就能完成!斑有一種是堆繡,要用8根絲線纏成一根后,再拿來繡,那樣的圖案就更好看更立體!睋私,如今在靖西,只有70多歲的壯族老人黃肖琴是堆繡繡球的唯一傳承人?粗C球這么美,也有市民動起了要學的心思,“不難的,歡迎你們到靖西去學呀!”黃美靜說。 提醒 據了解,3月30日~4月4日,廣西民族博物館正常對外開放。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