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硯
九九歸一”硯
他的“洮硯夢”仍在延續(xù)
硯石記錄了一個人30多年的夢想與拼搏,洮硯作品也記錄了祖國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和偉大成就。
憑一腔愛國熱情,執(zhí)一硯鐵血丹心,30多年來,每遇黨和國家的大事,趙成德的洮硯公司都會設計創(chuàng)作大型紀念硯,作為禮物隆重獻禮。
“九九歸一”硯“中華民族大團結”硯“東方醒獅”硯“神州四號發(fā)射成功紀念”硯“輝煌”硯“人民必勝”硯“兩當兵變”硯等各種大型題材的紅色革命紀念硯,孫中山宋慶齡硯,十大元帥硯、十大將軍等系列革命先輩歷史名人硯以及贈送給全國政協(xié)、中央黨校、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共青團中央、中央電視臺,中國航天城、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佛教圣地社會各界等單位的洮硯,總共8000余方。
用方寸洮硯反映大千世界,反映五千年的先進文化,用方寸洮硯歌頌偉大的共產黨歌頌偉大的祖國。歌頌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拼搏精神,歌頌祖國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和偉大成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制硯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感應著時代的脈搏,雕成了“一帶一路”硯。“一帶一路”硯長5.9米,寬3.5米,高1.50米,重達19噸,其上雕刻有19條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巨龍”,以及穿行在歐亞大陸的“復興號”高鐵、翱翔藍天的飛機、作為“絲綢之路”起點標志的西安大雁塔、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的天水麥積山和“絲綢之路”上聞名遐邇的重要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還有大漠駝隊!耙粠б宦贰背幐癸@了“海上絲綢之路”的主題:這預示著當今中國的復興眾望所歸。
響應國策雕巨硯,重現(xiàn)絲路報國恩。體現(xiàn)了民族自尊和民族自豪感,“一帶一路”硯在敦煌文博會上展出后,每天有幾萬人慕名而來,產生了轟動效應,目前“一帶一路”硯放在月牙泉,繼續(xù)讓世界各地的游人參觀。
趙成德說:“洮硯制作要一如既往關心國家大事,更要關注國計民生的時代要求”。
千回百轉山水依,漢藏羌居華蕃融,作為茶馬古道的岷州物產豐饒,商旅絡繹,共同構成了中國西部一個奇特的文化板塊,作為開發(fā)洮硯的領頭雁,他制作的洮硯美麗恢弘氣派被更多的人們欣賞頌揚,尤其是作為“國之重器”策劃的巨型洮硯隨著被世界紀錄認證,更是名聲大振,譽滿九州。
制作推出“九九歸一”巨硯以來,趙成德的洮硯事業(yè)一年一個變化,兩年一個臺階,三年一個周期,天天都有新發(fā)展,年年都有大舉措。洮硯事業(yè)的發(fā)展受到了有關領導、各界人士、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和贊譽。
石雕龍形歌盛世,洮硯立業(yè)為民眾。
“我是個唯物論者,一個人干事業(yè)的信心和誠心就是心中的神靈,我執(zhí)著洮硯事業(yè),更要將慈善事業(yè)堅持做下去,當然也會給岷縣人民帶來吉祥幸福。今后要繼續(xù)通過洮硯,實現(xiàn)共享經濟幫助當?shù)剞r民兄弟共同致富是我畢生的愿望”。趙成德說。
樂善好施是趙成德多年的生活習慣。在這30多年里,岷縣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的洮硯公司在全縣扶貧攻堅戰(zhàn)中不甘落后,竭盡全力,傾心公益,救助山區(qū)兒童,多次為農村學校捐款捐物,受到了群眾的稱贊和領導的好評。
最近兩年,趙成德帶領他的洮硯團隊到卓尼臨潭的農牧民家、制硯藝人家走訪,研究市場,了解當?shù)孛袂,尋找新的發(fā)展契機。
在記者談及趙成德未來的事業(yè)構想和行動計劃時,他略有沉思,然后打開了濃郁的岷縣口音,給記者講述了他將來的五大心愿——
心愿之一:我目前正在制作即將完成“圓夢中華”硯,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并將其無償捐獻給國家收藏。
心愿之二:我?guī)资陙韮A盡所有,收藏了近萬幅名人字畫。我將把這些字畫捐獻給國家,作為國家和人民的財富。
心愿之三:我制作的“中華騰龍”硯即將和商家達成協(xié)議,拍賣價為兩個億,拍賣成交后將拍賣所得五千萬捐獻給相關慈善基金會,五千萬獎給長期關心和支持洮硯事業(yè)的各界有識之士,五千萬獎勵給修建洮硯文化產業(yè)園及洮硯博物館的有社會擔當?shù)娜耸,五千萬將用于償還我本人的債務和上繳國家稅收。
心愿之四:我將打造一個集參觀交易、文化交流、藝術收藏于一身的洮硯文化產業(yè)園,營建一個洮硯博物館。使洮硯產業(yè)真正成為帶動本地經濟發(fā)展實現(xiàn)脫貧致富的文化名片。
心愿之五:我是洮硯傳承人,洮硯廠是我和幾代傳承人心血的結晶,如果因為目前的經濟困境而拍賣掉,這將是當?shù)氐囊粋文化之殤,希望保留住“中國洮硯之鄉(xiāng)”這個來之不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
是啊!他的愿望是樸實的!
因為,洮硯就是他的光榮和夢想。他的人生因洮硯而璀璨,因雕刻藝術而光彩。
雖然甘肅岷縣是個出產洮硯的地方,洮硯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齊名,并稱中國的三大石質名硯。然而,隨著不斷的開采,這一不可再生資源終究有枯竭的一天,況且,有些地段的開采還是過度的。資源的枯竭,加上工匠的流失,致使洮硯這一支撐趙成德經濟命脈和雕刻藝術的產業(yè)也到了“青黃不接”的地步,甚至越來越少了。
為此,趙成德說:“我在完成我的‘五大’心愿后,我將告別洮硯這一產業(yè),告別這個我做了30年的‘洮硯夢’,因為這個夢我已經做了30年了,該到夢醒的時候了!
說這話時,這位耿直倔犟的岷縣漢子,眼睛濕潤了,豆大的淚珠從他黑里透紅的臉頰滾落,重重地掉在地上,摔成八瓣,瞬間被滾燙的黃土稀釋,化得無蹤無影。
是!老趙這位樸實的農民,在岷縣土生土長的漢子,從小就和洮硯結下不解之緣的“洮硯王”,將要告別他的“洮硯夢”時,怎么不淚流滿面呢?
這是一次痛苦的抉擇!
不管怎樣,他公司創(chuàng)作的“九九歸一”“中華民族大團結”“東方醒獅”等大型洮硯作品,先后被國家博物館、香港特區(qū)政府等珍藏,對于這點,他是欣慰的。
目前,他的廠子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zhàn),但他仍不屈服,繼續(xù)雕刻著他的人生之路。向浩瀚的人生海洋挺進,揚帆遠航!
其實,他的夢還在延續(xù),他的傳承人仍在幫他圓著“洮硯夢”!
上一頁 下一頁 |
第 [1] [2] [3] [4] [5]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