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8月5日消息(記者雷愷)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fā)現(xiàn)之一”。它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一次重大考古發(fā)掘,并伴隨著改革開放影響力不斷擴大。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7年就把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享的珍貴文化遺產,具有豐富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秦始皇兵馬俑考古發(fā)現(xiàn)45周年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0周年。正是在1979年國慶節(jié)那一天,秦始皇兵馬俑正式對外展出。秦帝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告訴記者,截止到7月31日,到兵馬俑來參觀的人數(shù)已經超過了超過1億1611萬人次。
現(xiàn)在正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旅游旺季,每天來兵馬俑參觀的中外游客過3萬人,其中每20名游客中就有1名是外國游客。外國游客的身影在博物館里隨處可見。美國印第安納州游客喬爾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進行家庭旅行,他們第一次來中國,第一次來到兵馬俑:“我們一家之所以選擇來這里,是因為知道兵馬俑是中國歷史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份,看完之后感覺太神奇了!”
英國曼徹斯特的一個學校旅行團也是第一次來中國,他們同樣把兵馬俑作為參觀的必選之地。學生們告訴我說,之所以會參加這次學校旅行,就是因為非常想看看兵馬俑,覺得兵馬俑有吸引人的魅力:“我認為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非常棒,是個好地方,我很喜歡。我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兵馬俑臉上的笑容,來這一趟太值了!
40多年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的中外游客已經超過1億1611萬人次,年接待游客數(shù)量僅次于北京故宮。這些游客中20%都是外國游客,包括228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3000多位國際政要。這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等。
作為國際間文化交流的使者,秦兵馬俑從1976年開始,就先后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80多個城市展出,遍及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的主要國家,海外觀眾累積超過了2000多萬人。就在此時,秦兵馬俑還正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進行著名為《秦始皇兵馬俑:永恒的守衛(wèi)》的展出。秦帝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兵馬俑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對宣傳陜西、展示陜西也起到非常重要作用,F(xiàn)在很多海外人士來談到兵馬俑就說:陜西,兵馬俑;兵馬俑,在陜西。這也是一個口口相傳的廣告作用!
作為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當之無愧的成為展示陜西乃至中國對外開放形象的最靚麗名片。新中國成立70年來,陜西主動配合國家外交大局,利用以秦兵馬俑為代表“文物名片”推動對外交流,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僅5年來,陜西舉辦出入境展覽45個,組織赴11個“一帶一路”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舉辦展覽24個、引進展覽21個,為促進世界各國文明互鑒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