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象山避災安置點 林波 攝
中新網(wǎng)寧波8月9日電(記者 李佳赟 林波)隨著超強臺風“利奇馬”正逐步逼近浙江沿海,在寧波象山的上空,早已是狂風裹挾著驟雨洶涌而至。為第一時間筑牢“安全墻”,8月9日,寧波象山將體育館、學校等地變?yōu)楸転拿癖姷摹氨茱L港”,讓這個風雨夜多了幾分安定和溫暖。
圖為象山避災安置點 林波 攝
據(jù)浙江省氣象臺預測,超強臺風“利奇馬”今天16時位于距離溫嶺東南方向約165公里的東海海面上,將于10日凌晨到上午在象山到蒼南一帶沿海登陸。目前,中國氣象局已發(fā)布臺風紅色預警,浙江省防指啟動一級應急響應。
面對超強臺風“利奇馬”帶來的傾盆暴雨,曉塘鄉(xiāng)西邊塘村葡萄種植戶張國遷正半蹲著搶收“幸存”的葡萄。他告訴記者,今年共種了十幾畝葡萄,目前棚里大概還有3、4千斤的“夏黑”葡萄來不及采摘,“為了保護大棚不被暴雨打壞,我可能要棄葡萄保大棚了!
雖然窗外黑云壓城、暴雨如注,但燈火通明的安置點,成了避災群眾心中溫暖的光。
夜幕下,象山實驗小學避災安置點已聚集了大量民眾,他們主要來自周邊的兩個工地,F(xiàn)場,工地負責人正在為避災安置人員免費提供泡面、面包等食物,而避災人員正把帶來的席子、枕頭等物品擺放整齊。
象山萬達項目辦公室負責人殷磊介紹,因擔心工地的簡易工棚經(jīng)不起臺風天氣,從早上9點開始他就帶領工人轉(zhuǎn)移至象山實驗小學,估算共轉(zhuǎn)移1000人左右,“我們還準備了1800桶泡面、1800個面包、90桶飲用水及其他食物,物資充沛,每個安置點都有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
一張席子,一床被子,在臺風夜里,這一方小小的天地成了避災群眾溫暖的“家”。將腿蜷在席上,來自重慶的務工人員宋倫芬正“淡定”地繡著鞋墊。她告訴記者:“我在象山打工已有4個月,這是我第一次遇到臺風天。雖然最初有些擔心,但這里生活用品儲備充足,大家打著地鋪感覺挺溫暖的。”
“我家住在低洼地段,擔心到時候海水倒灌,全家人就要被困在村里了。所以今天下午我就攜家?guī)Э诘窖硬W安置點住下了,打算等臺風過了再回去!眮碜越K的漁民樓洪玉告訴記者,他來象山務工已有近20年,遇到過大大小小的臺風,“頗有經(jīng)驗”的他這次早早地就帶著席子、枕頭“安營扎寨”。
目前,象山已開辟375個安置點,可容納10余萬人。為打好這場“臺風保衛(wèi)戰(zhàn)”,截至8月9日16時,象山養(yǎng)殖人員已全部轉(zhuǎn)移。數(shù)據(jù)顯示,象山塘內(nèi)外養(yǎng)殖人員應轉(zhuǎn)移人數(shù)5225人,已轉(zhuǎn)移5225人,其中網(wǎng)箱及海塘外人員應轉(zhuǎn)移2761人,已轉(zhuǎn)移2761人,標準塘壩內(nèi)人員應轉(zhuǎn)移2464人,已轉(zhuǎn)移2464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