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住房用地供應量連續(xù)5年上漲,廣西14市2020年住房用地供應計劃出爐
住房用地供應量的變化,對樓市變化趨勢有著重要影響。4月30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qū)自然資源廳獲悉,廣西14個設區(qū)市的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目前已全部確定。據統(tǒng)計匯總,今年全區(qū)計劃供應住房用地2401.01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2103.58公頃,供應量連續(xù)5年上漲。
2020年住房供應計劃表。
全區(qū)供應住宅用地較上年增加78.13公頃
根據供應計劃,今年全區(qū)將供應住宅用地2401.01公頃,較上一年度的2322.88公頃,增加78.13公頃,增幅約3.36%。其中普通商品住房用地2103.58公頃,同比增幅約5.14%。余下為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用地。
具體到各市的供應計劃,最受關注的南寧市計劃供應405.51公頃。其中市本級(不含武鳴區(qū))的供應計劃,在4月初已公布(點此鏈接看此前報道→南寧市住房用地供應量)。其他城市中,大部分的商品房用地供應量都同比增加。增幅最大的是河池市,增加供應36.79公頃,增幅62.19%。增幅同樣在20%以上的,還有貴港、來賓和百色。
4個市供應量同比下降
與去年14個設區(qū)市商品房用地供應量“普漲”不同,今年有4個市的供應量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降幅最大的是梧州市,減少36.22公頃,降幅38.95%。
值得注意的還有桂林市,減少供應83.04公頃,降幅32.58%。而此前,桂林市的住宅用地計劃供應量曾連續(xù)兩年大幅增加。2018年、2019年同比增幅分別為84%和120%,領跑全區(qū)。今年雖然有明顯降幅,但由于此前增幅大,因此綜合來看,年供應量仍處在較高水平。此外,商品房用地供應量同比下降的還有北海市和崇左市,降幅分別是29.42%和10.2%。
行政區(qū)劃調整用地需求增加
業(yè)內人士分析,住宅用地供應量較多的市,基本都是近年來開發(fā)建設力度較大,或進行了行政區(qū)劃調整的。如今年增幅最大的河池市,兩年多前剛完成了宜州市(縣級市)的撤縣設區(qū),市級行政中心也搬遷到了宜州區(qū)。供應量持續(xù)保持高位的桂林市,也是行政區(qū)劃調整動作不斷。繼臨桂縣撤縣設區(qū)后,靈川縣的撤縣設區(qū)工作也在推進。
不過,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減少,也并不直接意味著住宅供應減少、價格上漲。據了解,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相關部門還將根據土地市場的供求關系,適時對計劃進行調整,合理安排土地出讓節(jié)奏。而計劃供應量大增的地區(qū),也不代表樓市就會轉冷。因為若樓市確實出現轉冷的情況,開發(fā)商自然會減少拿地,導致計劃供應的土地無法成交。與此同時,計劃供應量能否全部落實,還會受土地征收、拆遷安置等工作進度的影響。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chuàng)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