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7月12日電 (記者 李姝徵)雨水暫歇的申城又迎高溫“暴擊”。12日,上海發(fā)布今年首個高溫預警。
當日一早,暫別了連綿陰雨,申城氣溫一路高歌猛進、“筆直爬坡”。臨近中午,上海中心氣象臺發(fā)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今夏申城首個高溫日誕生了。
12時30分,上海實時最高氣溫突破35攝氏度,部分地區(qū)達到36.2攝氏度,搭配高達80%的相對濕度,體感可謂“燜蒸”。然而,桑拿天的來襲卻未引發(fā)“全民嫌棄”,遭梅雨“暴力摧殘”已久的滬人抓住難得的高溫暴曬,忙不迭開啟“洗刷刷”模式。
“外面這么熱,在家洗衣服、吹空調(diào)、吃西瓜,不香嗎?”家住上海浦東新區(qū)的白領付蓉表示,本來約了朋友外出,她和朋友們默契地取消了行程,在家“洗刷刷”。
走進申城居民區(qū),抬頭一望,居民樓陽臺外齊刷刷地曬著各色衣物、被褥等。家住長寧的陳阿姨更搬出家里的老菜板,揀了一塊陽光正好的空地曬了起來!敖衲昝酚晏珔柡α,菜板邊都快長蘑菇了,今天趕緊曬曬!标惏⒁陶f。
滬人集體洗曬,只因陽光是梅雨季的“奢侈品”。截至當日,上海的梅雨期長度已達34天,超過去年的33天,成為本世紀最長的梅雨期。據(jù)上海市氣象局表示,高溫日只是短暫“上線”,下周新一輪降水將再次“開工”。上海出梅仍是遙遙無期。
據(jù)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介紹,通常而言,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上海會經(jīng)歷梅雨期,具體到區(qū)域上,又可分為長江中下游區(qū)及其南側(cè)的江南區(qū)和北側(cè)的江淮區(qū)。從常年來看,中國梅雨區(qū)會在7月上旬啟動出梅,進程順序通常是:江南區(qū),長江中下游區(qū),江淮區(qū)。
中央氣象臺表示,最先出梅的江南區(qū),本該在7月上旬啟動出梅進程。但預計今年7月中旬,或仍將無法判定是否出梅。那么,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上海,何時能出梅只能“再等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