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病患家屬在便民自助廚房里熬湯,這里給了他非常大的便利,讓他有機會親手給患病的親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便民自助廚房設在醫(yī)院里,離病房區(qū)不遠,穿過一個籃球場就到了。
每天飄出飯菜香味的廚房,熱鬧而又溫馨。
每到飯點,廚房擠滿了人,他們都是自備食材來這里做飯。
便民廚房門口支起簡易的桌椅,方便患者家屬就餐。
這里就好似家里的廚房一樣,做出熟悉的“味道”。
下廚的時間里,互不熟知的人們邊做飯邊聊天,如鄰里間交往一般。
每到飯點,玉林市中西醫(yī)結合骨科醫(yī)院里的一個廚房總會很熱鬧。一茬接著一茬的人,拎著食材來這里排隊做飯,他們或是康復中的病人,或是病患家屬,來自天南地北,互不熟識,卻都在這里吃上“家”的味道,共度最為艱難的階段。
這是玉林市中西醫(yī)結合骨科醫(yī)院里的便民自助廚房,距離病房區(qū)不足百米,地方不大,僅40多平方米,有30多個灶臺。廚房提供做飯場地、燃氣、鍋爐、水電、調味品等,只收取使用費,2元錢炒一個菜,5元錢燉一鍋湯,這樣一間便民廚房,在病人和病患家屬們眼中,成了一個能省心、省錢的地方。
近日,記者探訪這間特殊的便民廚房,跟其他地方截然不同,這里除了濃濃的煙火氣,還有溫暖和愛。來這里的人,只專注于切菜、洗菜、炒菜、燉湯,關心火候和味道。便民廚房為他們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讓他們有機會親手給患病的親人或自己做一頓飯。
姚女士來自廣東化州,她女兒已經在骨科醫(yī)院住院一個月。記者采訪之際,她剛剛燉好一煲骨頭湯,此刻剛好到中午的飯點,只見她非常麻利地把湯倒進保溫的飯盅,然后打了一小碗飯,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手提袋里,動作一氣呵成!斑@里就好像是我家廚房,因為是外地人,之前非常擔心來這邊看病,女兒吃不好,營養(yǎng)跟不上。沒想到這里還有這樣一個廚房,真是解決了大問題!闭f完,姚女士提起打包好的飯菜,心滿意足地走向病房。
因為做飯方便,這家便民廚房吸引了不少在醫(yī)院看病的患者或其家屬前來做飯!敖裉熳鍪裁床耍俊薄坝衩着殴菧,再炒個豬肉,買了兩根排骨,一起吃唄!”正做飯的楊大哥不時地與旁邊正在炒菜的病患家屬聊天。長期陪護病人及求醫(yī)的經歷,讓他們有共鳴也容易共情,在他們看來,求醫(yī)治病的過程,能吃一頓可口的飯菜,就意味著胃口好,狀態(tài)好,恢復快。由于母親摔傷住院,現(xiàn)在楊大哥一日三餐幾乎都在這里自己做飯吃!5塊錢就能煲一鍋湯,方便又放心,一頓飯下來差不多花費10元左右就可以吃飽!
記者看到,不到半小時,從便民廚房里走出來的就已經有二三十人了。有些神情輕松,有些步調匆匆,但無一例外的,他們手中都提著熱氣騰騰的飯菜。
“醫(yī)院周邊的設施和市場目前還不是很完善,加之外地來求醫(yī)的人也多,醫(yī)院就提供個場地,讓患者家屬照顧病人更加方便,讓患者更加安心接受治療,早日康復!庇窳质兄形麽t(yī)結合骨科醫(yī)院副院長唐繼仁說,設立便民自助廚房就是這個簡單的理由。
本報記者 林聲遠/圖 見習記者 王可馨/文
原標題:一間便民廚房 藏了最有愛的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