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粉”這三字招牌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茂軍螺螄粉、帥婆螺螄粉、勝利老奶螺螄粉……僅在河池能叫得上螺螄粉牌子的就有好多家,這些螺螄粉店盡管味道各有不同,但卻有著不少粉絲。不過如果要論把螺螄粉品牌做大做響,那還得歸屬柳州。尤其是在近年“宅經濟”影響下,柳州螺螄粉產業(yè)的發(fā)展得到迅猛提速,創(chuàng)造了從地方美食轉變?yōu)榘賰|網紅美食神話,讓人驚嘆不已。
據相關報道,2020年,柳州螺螄粉產值突破300億元,其中袋裝螺螄粉產值突破109億元。今年6月,柳州市還成功舉辦了2021中國螺螄粉食品營銷大會,進一步提振了螺螄粉行業(yè)信心與活力。現如今,柳州螺螄粉產業(yè)在網紅助推、各方宣傳和政府支持下迅速發(fā)展起來,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產業(yè)上下游熱情高漲,尤其是充分依托強大的電商物流,螺螄粉在以柳州為中心的全產業(yè)鏈的加持下迎來了更好的發(fā)展。
然而,正當柳州螺螄粉聲名鵲起,產業(yè)發(fā)展順風順水時,我們在網上也看到很多對柳州螺螄粉的質疑聲。尤其是近期某品牌螺螄粉的“蟲卵風波”,一度上了網上熱搜,不僅掀起一陣輿論風波,也讓柳州螺螄粉品牌蒙上陰影。其實近年來,柳州螺螄粉網上風波一直不斷,有稱在粉中有蒼蠅、蟑螂等不明物體的、有稱柳州多家螺螄粉被檢出不合格的、甚至還有稱吃柳州螺螄粉會致癌的……各種負面信息在網上流傳不斷,使所有關心和喜歡食用螺螄粉的人們感到了不適,也讓很多不熟悉螺螄粉的人們避而遠之。
古往今來,成功和榮耀的背后,總會伴隨著各種質疑和挑戰(zhàn),不管是“柳州螺螄粉”,還是其他行業(yè),但凡一紅火一出名,背后總會有些不一樣的聲音,正所謂:“人在網上紅,哪有不挨刀!”這些都司空見慣了。作為飲食行業(yè)的新軍,螺螄粉產業(yè)畢竟剛起步不久,比起康師傅、統(tǒng)一等知名飲食品牌以及蘭州拉面、過橋米線等地方特色美食產品,競爭力還有待提高,此時倘若再被網上各種聲音糾纏不清,勢必影響整個行業(yè)發(fā)展。對此,螺螄粉產業(yè)要發(fā)展,就應及時主動處理好網上各類聲音,切實保護和擦亮自己的品牌。
金字招牌實來不易,相關部門和企業(yè)應樹立保護“網紅”螺螄粉意識,充分利用各媒體平臺主動發(fā)聲,通過科學數據、有效論斷和鮮明案例,及時回應網上關切和質疑。對于網上各種謠言和不實信息,應迅速拿起法律武器,通過網絡舉報、起訴等方式進行維權,切實維護品牌形象。要想不陷入網絡輿論危機,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好產品質量關,加強對螺螄粉產品生產、運輸等過程的監(jiān)管,努力提高服務質量,讓消費者滿意,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
從“小米粉”到做成“大產業(yè)”,柳州螺螄粉的確不容易。筆者最愛的雖不是螺螄粉,但卻支持和推薦螺螄粉產業(yè)發(fā)展。廣西有“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玉林牛巴粉”等很多知名米粉,筆者希望這些米粉也能像“柳州螺螄粉”一樣,走出地方,走“紅”世界。(巴基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