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在貴南高鐵全線貫通之際,廣西日報-廣西云、貴州日報天眼新聞及貴南高鐵沿線站點的縣級融媒體中心推出系列融媒體聯(lián)動報道——“坐上貴南高鐵看我家”,帶大家領(lǐng)略沿途風(fēng)光,品味獨特魅力。
獨山有句民諺:“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躥”,這句話說的便是獨山人飲食中對酸的熱愛。
餐桌上的獨山蝦酸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地處貴州最南端,是西南通往珠三角地區(qū)的“陸地港口”和“橋頭堡”,素有“貴州南大門”之稱,年平均氣溫15℃,森林覆蓋率64%,被譽為“清涼之都”“避暑勝地”“天然氧吧”。
這里山水秀麗、四季如春,居住著布依、苗、漢、侗、毛南、水、壯等12個民族,全縣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總?cè)丝诘?9%,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民族傳承,形成了不少風(fēng)味獨特,個性鮮明的地方美食,獨山三酸就是其中的最典型的美食。
柴把臭酸皮
在獨山,提到酸,多是指蝦酸、臭酸、鹽酸三酸,三酸各有風(fēng)味,或聞之臭食之香,或酸甜爽口,清香脆嫩,但都有消食開胃、增進食欲的功效。
三酸之一“鹽酸”,又叫獨山鹽酸菜,是聞名全國的八大腌菜之一。它以其酸、辣、甜、咸俱全的獨特風(fēng)味受到普遍歡迎,在國際享有盛譽。獨山鹽酸菜以獨山本土青菜為重要原料,輔以貴州"三名椒"之首的獨山辣椒面,以及糯米甜酒、冰糖、白酒等制作而成。有著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C,既可當下飯小菜,也可作筵席上的壓桌菜,還能制成鹽酸菜扣肉、鹽酸菜小魚干、肉沫鹽酸菜等代表名菜。魯迅先生曾稱贊它道:“中國最佳素菜,不可不吃!
酸辣鮮甜脆的獨山鹽酸菜
三酸之二“蝦酸”,是獨山特有的特色調(diào)味品,剛上桌時會感覺奇臭無比,但細聞卻感覺越來越香,吃起來更是酸香可口。獨山蝦酸以小河蝦為主要原料,輔以白酒、甜酒、精鹽等制作而成。蝦酸可用作炒、燒、爆菜肴的佐料及火鍋的調(diào)料,用其烹制的蝦酸肥腸牛肉、蝦酸雞、蝦酸排骨火鍋等風(fēng)味也別具一格。
三酸之三“臭酸”,因煮時會散發(fā)出無比奇“臭”的味道而得名,烹飪時常常一條街都能聞到。但其實獨山臭酸微酸奇香,制作菜肴十分開胃。它以鳳仙花為主要原料,經(jīng)過自然發(fā)酵而成,其中代表菜肴臭酸肥腸更是會讓食客胃口大開,終生難忘。
獨山蝦酸
“只有你想不到的酸,沒有獨山人做不出的酸!比嵋呀(jīng)融入尋常百姓生活的每一天,它們的做法蘊藏著獨山人生活的智慧,蝦酸牛肉、臭酸肥腸、鹽酸扣肉等美食因其獨特的風(fēng)味,贏得了省內(nèi)外游客的青睞。
而除了三酸,獨山諸多的民間美食也是不可錯過:基長脆皮烤香豬外焦里嫩、香脆可口,下司香藤粑口感香甜、軟糯彈牙,玉水韭菜包魚質(zhì)樸無華、神秘莫測,不管是秀峰山下農(nóng)家樂的石斛燉雞,小販攤前剛出鍋的油炸米煸,還是街邊小食店里的一碗基長粉,只要細細品味,都能窺見勤勞的獨山人延續(xù)千年的美食智慧。(特別鳴謝獨山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