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時政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 > 滾動大圖 > 正文 |
小崗,與時代同行——“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40年變遷的改革啟示 (5) |
2018年10月15日 22:32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陸權香 |
唯改革才有出路:從改革地標到精神高地 2018年金秋,中國農村改革40年暨中國鄉(xiāng)村振興高層論壇在小崗開幕,與會的專家濟濟一堂,暢談鄉(xiāng)村振興,總結改革得失。 就在幾個月前,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6個政黨領導人和代表在小崗就“改革發(fā)展與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國內專家學者開展了對話討論。 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小崗,是來探尋當年改革的初心,更是來汲取改革的力量。 40年來,小崗村受到過“發(fā)展太慢”的指責,甚至還有種種曲解。敢闖敢試的“大包干”精神是否過時?今天的小崗又有著什么樣的時代價值? “小崗是改革的精神高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小崗‘大包干’精神仍然不過時!眹鴦赵簠⑹率姨丶s研究員劉奇認為,小崗“大包干”成功的背后是小崗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是黨和政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敢于擔當的為民精神,這些構成了小崗精神的重要內涵。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qū)、關鍵期,小崗精神仍熠熠生輝,有著非,F實的針對性。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小崗村考察時強調,今天在這里重溫改革,就是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改革開放不停步,續(xù)寫新的篇章。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課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雖已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不久前,小崗村黨委換屆,“大包干”帶頭人之一嚴宏昌之子嚴余山再次當選新一屆黨委委員,負責產業(yè)發(fā)展和招商引資等工作。他同時還有另一個身份——小崗村新評選出的18位致富帶頭人之一。 從當年18位“大包干”帶頭人到今天小崗新18位致富帶頭人,兩個“18”不僅是歷史的巧合,更是改革精神的傳承與接力。 “40年前,父輩是被饑餓倒逼著變革,今天我們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和發(fā)展空間,改革的步子迫切需要再快一點再大一點。時間不等人啊!”嚴余山一口氣列了一串早已盤算好的計劃:放大小崗品牌優(yōu)勢、增加村民分紅、制定鄉(xiāng)村振興人才培養(yǎng)計劃、打造智能農業(yè)……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于小崗是擦亮改革名片之機,更是新一輪發(fā)展的沖鋒號。 小崗村小崗學校的學生在上課(9月27日攝)。 新華社記者才揚攝 今年4月,小崗村組織了“小崗要振興,我該怎么辦”主題大討論,群策群力制定了小崗村鄉(xiāng)村振興實施方案,深化農村改革、實施產業(yè)興農戰(zhàn)略、完成小崗5A景區(qū)創(chuàng)建等目標具體清晰,僅2018年的具體任務就細化到60項。 “小崗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我們將做優(yōu)一產,構筑現代農業(yè)發(fā)展平臺,做強二產,構筑農副產品加工平臺,做好三產,創(chuàng)建5A景區(qū)培育培訓產業(yè),實現一二三產融合,打造全域性的田園綜合體!崩铄\柱信心滿滿地描繪著小崗的未來。 “通過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fā)展,小崗村與全省、全國同進步,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現在想想當初干對了。”嚴金昌說,接下來還要繼續(xù)往前走,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老百姓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嚴金昌的家里,當年討飯的花鼓如今成了吸引游客的物件,花鼓唱詞也從“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變成了今天“鳳陽再不是舊模樣,致富的道路寬又長”。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