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北極熊棲息地減少。挪威一項研究顯示,越來越多北極熊為繁衍下去,不得不近親繁殖,進一步加劇滅絕風險。
挪威生物經(jīng)濟研究所聯(lián)合挪威極地研究所等機構(gòu),對1995年至2016年間生活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四個地區(qū)的622頭北極熊展開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它們的基因多樣性減少3%至10%。其中,在浮冰減少最嚴重地區(qū),北極熊基因多樣性減少得最厲害。同時,不同地區(qū)的北極熊基因差異越來越明顯,基因分化程度增加近兩倍。
研究人員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浮冰融化造成北極熊棲息地四分五裂,更多熊無法“出遠門”,不得不近親繁殖。雖然眼下北極熊近親繁殖程度不高,但隨著北極熊活動范圍越來越小,近親繁殖現(xiàn)象今后可能加劇,進而出現(xiàn)“近親交配衰退”,即后代減少、弱小或不育,從而提升滅絕風險。
這項研究還顯示,由于浮冰越來越少,北極熊難以捕食海豹,不得不改變飲食習慣,改吃鳥或鳥蛋,甚至自相殘殺。
上述研究報告刊載于英國最新一期《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研究人員寫道,北極熊基因多樣性損失的嚴重程度和速度“令人擔憂”,氣候變化正給它們帶來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
北極熊是世界瀕危物種。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現(xiàn)存2.2萬至3.1萬頭北極熊。去年一項研究認為,浮冰融化導致北極熊難以覓食,部分種群可能在2100年前滅絕。(王鑫方)(新華社微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