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漫筆
有一種牽掛叫做回味無窮
梁宇廣
說起梧州味道,要說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歷史悠久的梧州傳統(tǒng)藥膳龜苓膏,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后來得以散入尋常百姓家。所以老梧州人一提起龜苓膏,就都會講故事。
吃苦耐勞是中國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無論酷暑嚴(yán)冬,最能吃苦的,當(dāng)數(shù)梧州人中的岑溪人。因為他們一年四季都喜歡吃一種充滿苦味的青菜——苦麥菜。
苦麥菜味苦,一般人多不喜歡食用。所以喜歡這種青菜的,就不是一般人了。無論是凈炒或者是煮湯,它都會散發(fā)出一種特殊的“苦香”。岑溪人熱愛苦麥菜,那種特殊的苦味也早已深入岑溪人的骨肉和靈魂。岑溪人百折不撓的堅強(qiáng)特質(zhì),或許也與世世代代好吃苦麥菜有關(guān)吧。
梧州人好“飲茶”“嘆茶”,早茶、午茶、下午茶、夜茶,甚至還有下半夜茶。茶桌其實就是餐桌,茶桌上有茶,有各式各樣的糕點。梧州人“嘆茶”喜歡拖家?guī)Э,喜歡與鄰居或好友歡聚一堂,也喜歡與陌生人拼桌而坐。他們在“嘆茶”,一邊享受美食,一邊享受親情友情,或者愛情。
“嘆茶”是慢節(jié)奏的悠閑生活,許多現(xiàn)代人遺忘了,但梧州人還淡定地享受著。捧著或捂著冒著熱氣的茶杯,看著西江從身邊滾滾東流,他們通過愉悅的溝通,不斷解放狹隘,讓自己融入浩浩蕩蕩的社會,一個個一副春暖花開的樣子。
梧州人喜歡看香港電影,也喜歡吃本地米粉。梧州米粉歷史悠久,制作也十分講究,傳統(tǒng)工藝中的“三磨一湯”是個絕招。梧州人吃米粉,一般都在早餐吃,配上酸辣椒、豬雜、鴨紅、白斬鴨、白斬雞或者白斬狗,相當(dāng)重口味。
梧州的味道活色生香,是一首有根的史詩。對于遠(yuǎn)足他方的游子,它是日牽夜掛的柔軟鄉(xiāng)愁;對于徜徉懷抱的市民,它是伸手可及的快樂幸福;對于尊貴的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它是可遇亦可求的醉人享受。
在時刻都在變化的時代里,有一種美食叫做味道,有一種味道叫做牽掛,有一種牽掛叫做回味無窮。
上一頁 |
第 [1] [2] [3] [4] 頁 |